天籟星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頁,七零年代文工團,天籟星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次行程的終點站就是今天的目的地首都火車站。
兩天兩夜的行程沒有拖垮宋知時和顧淮,反而讓他倆更加神采奕奕。
他們來的這個火車站,是首都最古老的一座火車站。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原址位於正陽門甕城東側,建成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舊稱「京奉鐵路正陽門東車站」(正陽門東站)。歷史上曾沿用前門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東站等站名。1949年9月30日改稱北京站。☆
宋知時兩輩子加起來都沒來過首都,但他到底是見識過後世的高樓大廈,地鐵站高鐵站飛機場,還不至於像土包子進城一般,倒是顧淮微微有些愣怔地看著眼前的扶手電梯等新事物。
看來這首都還真是來對了!
此時距離華清大學開始還有兩天,當務之急他們得立刻找個地方安頓下來。
剛好火車站附近就有招待所,宋知時跟顧淮商量以後準備將就一晚,明天再去找房子租。
第二天,顧淮竟然破天荒地睡了個懶覺,兩人一直到退房前一刻才起床收拾。
既然來了北京,那肯定要好好逛一逛才行。宋知時叫了個老北京三輪師傅,載著他跟顧淮在內城跑了幾圈,邊跑邊聽著師傅嘮嗑。
與西城一樣,北京同樣也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作為明清兩代王朝的都城,這裡處處都是飛簷斗拱、高大巍峨的宮廷建築。
這些年,到處嚷嚷著破四舊,北京不少建築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但仍能看出它豐厚的歷史底蘊。
衚衕是老北京的另一大特色,星羅棋佈,多如牛毛。
衚衕寬狹不一,寬的敞亮,狹的幽深。道路石板上布滿了青苔,顯得格外陳舊,充斥著歲月的痕跡。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滄桑,衚衕充斥著靜謐、整潔、和諧和安詳,同時又擁有古色古香、和安靜的韻味。
1949年,t安門城樓上,主席宣佈新中國成立,新的紀元就此展開,北京再度成為了新的首都。
對於這個特殊時代的普通百姓來說,北京更是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此時主席他老人家尚在人世,北京在全國人民心中就是精神領袖。
北京的街道也被打掃得非常乾淨,來往的行人也不像外地人打扮得那樣土裡土氣,這裡的男人們成群結隊地騎著單車,女人們身著綵衣頭戴彩花,一群又一群的小朋友們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玩得正開心。
男女老少的精神面貌極其良好。
經過多年的裁撤與合併,如今的北京下轄東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陽、豐臺、門頭溝、石景山等9個區,還有昌平、延慶、懷柔、密雲、順義、平谷、通縣、大興、房山等9個縣。☆
而華清大學作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大學,就處於大名鼎鼎的海淀區。
此區將會在幾十年以後,成為全國教育最卷的地區,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第104章 學校
第二天,宋知時跟顧淮坐著大巴車來到了海淀區。
遺憾的是,他倆在海淀區逛了一圈都沒有找到可以出租的房子。
這年頭的四合院大多都是公家單位辦公室,偶有閒置也是分配給國營單位的員工居住,私人出租的房子非常稀少,無奈之下宋知時只好暫時在招待所租了一間房子,等之後找到包食宿的工作他再搬走。
因為他屬於長租,價格比別人那種出差過來住個兩三天的便宜,一個月才十塊錢的租金。
宋知時爽快地付了房租,這點錢對他而言只是毛毛雨。
只是他沒想到七十年代海淀區的房子就已經變得炙手可熱起來。
宋知時暗下決心,等改革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