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籟星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頁,七零年代文工團,天籟星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知時祖籍江南,祖上幾代都在江寧織造府任職,後來跟隨的主家敗落,宋家幾度被牽連,只能拿著祖傳的積蓄,帶著後人背井離鄉去了陝省。

本以為可以過幾年安穩日子,卻沒想到才過了幾十年,朝廷就因為外敵入侵變得動盪不安,改革派為了維護皇室統治,多次出臺救國實業政策,當時的宋家倒也出了幾個能人,跟著出國留學,又花大價錢買入新型裝置,重抄舊業開起了紡織廠。

宋家最輝煌的時代,宋氏紡織廠擁三家分廠,有上千名女工在宋氏任職,產品遠銷南洋,還一度成為陝省首富。

抗戰期間,宋家當家人宋清榮,也就是宋知時的爺爺,用宋氏自己生產的國貨對抗洋貨的傾銷,以實業支援抗戰,後在炮火聲中,宋氏紡織廠幾度被迫搬遷停業。

宋爺爺大半輩子兢兢業業,為國為民,膝下唯有一子,也就是宋知時的父親,但他卻在宋知時出生前就犧牲在了戰場上,所以嚴格來說宋知時是遺腹子。

除此之外,宋知時上頭還有兩個姐姐,大姐宋知意,二姐宋知音。終於有了男丁繼承家業,可想而知宋知時出生時老爺子有多高興。他直接大擺幾十桌流水席,邀請了當時諸多黨派領導人和社會名流,也為後來的災禍埋下了伏筆。

建國以後,宋氏紡織廠被國家收購成為國營紡織廠,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再後來運動開始,宋氏幾位當家人一部分遠走他鄉,剩下的紛紛下獄,得益於宋老爺子的先見之明,宋知時等幾位小輩才被勉強保住。

大姐宋知意被遠嫁給了京城一個工人,二姐宋知音下嫁到陝省河洛市下轄的某縣級農村,連帶著宋知時也被強制送到了河洛。

河洛是整個陝省最貧窮最偏遠的一個城市,雖處於黃河流域,水資源卻並不豐富,放眼望去便是看不見盡頭的黃土高坡和窯洞,人們世世代代以種地為生。

不過到了近代,河洛被發現了大量煤礦資源,稍稍有了些發展,但還是讓自小生活在繁華省城的宋小少爺極不適應。

不適應還只是次要的,最讓宋知時不悅的是,他其實是被迫「嫁」來河洛的。

河洛古稱洛安,在古代曾幾度繁榮,出過不少名門望族,傳說某個以此為封地的王爺,是漢朝某位皇帝的嫡親弟弟,因其酷愛男色,便準許河洛男男相親。由此,結契之風盛行,並成為河洛一帶舊俗而延續千年。

後來在時代的動盪變遷中,人們發現結契也是不錯的選擇,皆因男子之間不需要彩禮嫁妝,可以省下一大筆錢。而且以前普遍缺少壯勞力,兩個男子結契為兄弟,可以一起勞作養家。如果想要子嗣,哪裡都可以領養,鄉野中多的是沒有父母的孩子。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了新的婚姻法,加上結契不利於國家人口增長,這一舊俗就被廢止了。但在農村仍然有不少人家會選擇結契,而且結契本來也不具有法律效益,如果反悔又想重新結婚也是可以的,所以結契一事屢禁不止。

宋知時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宋老爺子打包送到了河洛,戶口也被遷到了河洛,跟顧淮結成了契兄弟。

但是兩人沒有任何感情基礎,婚後生活也並不幸福,如書中所寫,勉強支撐了三年,「婚姻」就破裂了。

「離婚」以後,宋知時獨自踏上回省城的路,誰料這條歸家之路,卻成為了他的亡命之路。

本來宋知時死了也就死了,可誰知道他並沒有去投胎,而是魂魄滯留在了人間。

頭幾個月,宋知時對自己的狀態很感興趣,當時他魂魄虛弱,去不了太遠的地方,只能每天圍著顧淮轉,看他下礦井,看他開會,看他洗衣做飯睡覺。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人物整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當渣男

浮生繪

女朋友太厲害怎麼辦

何時秋風悲畫扇

全家穿越成招安土匪

管書銘

執念深深

枕雲鳶未眠

七零年代文工團

天籟星璇

崑崙:前傳

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