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遇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9章 廷辯,大明國師,西湖遇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差,但內裡卻是截然不同的。

但黃福自然是不會認輸的,他確實是反對商業貿易認為會敗壞國家根基,而且他的這種態度也是朝中的普遍觀點。

所以黃福又說道:“農商二者,非此即彼,縱然此時對於投入從事農業的人口來說,已經是接近最大,效益並不高,但如果‘法’因此而改變,大開國外海貿與國內商業的口子,為了逐利,大量的人口就會如同宋朝那般投入到商業活動中去,如此一來,從事農業的人口就會驟然銳減,長此以往就會對國家的根基造成損害,沒人願意回去種田了方才國師也曾說了,食之所恃在農。而對於朝廷來說,關鍵不在於追逐放開商貿的利益,而在於要為千秋萬代考慮。”

嗯,好一個為千秋萬代考慮,考慮到最後,“三餉”還是得從地皮裡刮。不過這個話顯然是不能說,畢竟都是無法證實的。

姜星火略微沉吟,答道:“所謂非此即彼,便是以農為本,此言固然不虛,但這是在經濟無法滿足的時候才成立,就如同一個餓久了的人,自然只能吃細嚼慢嚥的東西,不能吃大魚大肉,但經濟一旦發達,非此即彼便不再成立,相反,而是彼此皆宜。”

“正所謂欲物力不屈,則莫若省徵發,以厚農而資商;欲民用不困,則莫若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汰浮溢而不騖厚入,節漏費而不開利源,不幸而至於匱乏,猶當計度久遠,以植國本厚元則元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想要民力不窮竭就少徵收點,如此有了農業基礎才有開展商業的條件,而如果想要百姓的用度不缺乏,那就得減少商稅,而商業發達了,農業也會跟著發達,如果光想著“節流”而不想著“開源”,國家的財政情況是不會得到改善的。

黃福搖了搖頭,只說道:“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緻牢而不偽,故君子耕稼田魚,其實一也。然商則長詐,工則飾罵,內懷窺窬而心不怍,是以薄夫欺而敦夫薄。商者計耕桑之功,資財之費,是一物而售百倍其價也,一揖而中萬鍾之粟也。”

“所謂海外貿易者也,不過夫上好珍怪,則淫服下流,貴遠方之物,則貨財外充,太祖高皇帝重賞四夷來使,雖有靡費,然可顯我大明之威富,然王者不珍無用以節其民,不愛奇貨以富其國,經濟之道,在於節用尚本,重農抑商,而非朝廷帶頭行商賈之事也。”

在這一點上,兩人誰都說服不了誰,因為都是處於各執一詞,而且聽起來都挺有道理的狀態。

事實上,兩人的觀點與西漢【鹽鐵會議】時桑弘羊和賢良文學們的觀點基本上是一致的,姜星火認為需要搞“重商主義”.好吧,這當然是與“工業革命”配套的國家理念。

但黃福則堅持傳統的“重農抑商”觀點,並且這種觀點因為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所以論據極其充分,充分到簡直就是汪洋大海一般,隨便撈都能撈起無數前人觀點。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單純地戰勝對方,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百官們看著各執一詞的國師和工部尚書,不僅有些打鼓。

不僅是心裡打鼓,也是肚子餓的打鼓。

要知道,【鹽鐵會議】可是開了足足半年多,而【延和殿廷辯】時司馬光和王安石,吵得同樣不短,這要是吵到天黑都吵不完,他們不得餓暈了?

姜星火眼見靠傳統引經據典的辦法,應該是戰勝不了對方,於是又把話題給轉了回來。

“太祖高皇帝重農抑商,卻非重農絕商,《實錄》上便寫著太祖高皇帝對於商業的觀點,諸公不乏洪武朝的老臣,想來太祖高皇帝說過的這些話,是做不得假的。”

政策的轉型自然需要參考原來的政策,姜星火回溯道:“黃尚書所言‘古者’確有其事,《史記》曾記載秦代時,曾經把商人與罪犯同列,便是秦始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回到古代當皇帝

沐浴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