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農家肥
兩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4章 農家肥,紂王:牧野之戰在即,我決定擺爛,兩尺,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號地塊兩份,以此類推。再在旁邊留一塊土地不施肥。這些地方都種上完全相同的作物,等到收穫的時候,看哪一塊的產量最高,以此來確定施肥的量和化肥的配方。”
殷受德不僅說,而且還做,親自示範怎麼漚肥。
漚肥其實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就是是以秸稈、雜草、落葉、綠肥、稻草和生活垃圾為原材料,混入一定量的人糞尿、廄肥、河塘泥等,在坑中淹水漚制。
到時候把漚出來的肥撒在土裡就行了,隨著雨水和蚯蚓等動物的作用,會慢慢跟土地融為一體,把各種有機質和微量元素帶進土壤。
上一世殷受德好歹是村裡出來的,早年間因為窮買不起化肥,所以只能自己漚肥,所以搞農家肥的技術殷受德還是有的。
一整個流程下來,殷受德額頭微微見汗。
隨行的申徒狄和費仲等人,看到這一幕,都感覺到非常不可思議。
這樣就能提升土壤肥力,增加糧食產量?
他們以前都以為是地氣被消耗光了,才導致糧食減產,至於說土壤肥力這個概念,還是殷受德教會他們的。
申徒狄仔仔細細地看著殷受德做的每一個步驟,最後忍不住發出驚歎道:“沒想到種地裡也有這麼大的學問,若非大王得神明傳法,恐怕吾等不知道還要被矇在鼓裡多久。”
費仲則是兩眼放光,語氣頗為振奮:“有了漚肥技術,以後只要氣候適宜,年年都將是豐收,大王此舉,絕對造福天下萬民啊。”
農耕文明,對任何能夠增產糧食的技術都尤為重視,更何況費仲還負責替殷受德管理商王朝的國家財政,糧食增產之後,他能排程的資源也大大增加,費仲自然喜不自勝。
也就是申徒狄依舊還有些將信將疑:“大王,這真的能行嗎?”
而殷受德自然是知道施肥是農業最為關鍵的增產技術,因此十分自信:“當然行,等收穫的季節你們看吧。”
三個月過去,很快便到了秋收的季節。
官道上,一輛豪華馬車朝著朝歌而來。
馬車上面坐著的,是從殷地過來的太宰子義。此時此刻,他滿臉愁容,感覺就好像是天即將要塌下來似的,就連胖嘟嘟的圓臉,都彷彿皺成了一朵菊花。
在路過豫州商會駐點的時候,他打算先下車用膳,再沐浴更衣一番,等下午時再去覲見紂王。
在豫州商會里,子義看到了來泓和乙津兩人正在登記貨物,似乎是準備了一支商隊準備踏上絲綢之路。
兩人看到子義,頓時肅然起敬,上前見禮:“太宰來了。”
子義職位雖高,人卻挺和氣的,對兩人擺了擺手,臉上隨即勉強擠出一副笑容,過來打招呼:“好啊,兩位。”
來泓見到子義之後,還是有些好奇的,所以忍不住問了句:“太宰不在殷地待著,怎麼有興致到朝歌來轉轉?”
子義嘆了口氣,隨即就開啟了話匣子:“嗨,別提了,我這次是來來求見大王的。殷地糧食產量連年下降,百姓們都快吃不起飯了。我就是想向大王求個情,看能不能降低一些給王室上供的比例,也給大家夥兒留條活路。”
說起糧食下降的問題,迷津也是深有同感,臉上的表情更是十分苦悶:“我聽說今年朝歌周圍的地收成也比不上往年了。貞人在占卜後,都稱是朝歌的地氣沒了,很多大臣都在討論遷都的事情。”
來泓對此也是有所耳聞,並且十分支援這一觀點:“確實也該遷都了。”
隨後他又嘆息說:“可惜大王似乎沒有要遷都的意思。”
子義吐槽說:“你們還算好的,在豫州商會里有股份,不種地也能靠著絲路貿易賺錢,我家裡就指望著從地裡刨食呢。得了,我還是先見了大王再說吧。你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