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四章 埋下隱患,長生,風御九秋,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居高位,他們很擔心朝廷會幹出鳥盡弓藏之事。再者,他們也很擔心他們的謀反會拖累大人,畢竟你們之間的關係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

大頭講說之時長生並未接話,大頭所說的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李中庸和陳立秋對他這個小師弟一直都是關懷有加的,得知他在龍虎山,擔心他會受人白眼兒,被別人輕視,李中庸還特意讓陳立秋千里奔波過去給他送錢。

長生此時正在書寫請罪言語,他雖然是驃騎大將軍,卻並無兵符,自然也就沒有調動兵馬的權力,擅自讓這群老兵撤防,無疑屬於越權,此舉看似是小事,卻不能省略不說,皇上身邊有許多近臣,得讓這些隨時可以進言的近臣,包括皇上本人知道他擺的正自己的位置,知道哪些事情不在自己的職權之內。

大頭辛苦跑了一趟,帶回的訊息自然不止這麼三言兩語,不等長生髮問便繼續說道,“大人讓我詢問二爺和三爺日後的打算,我也問了,他們現在左右為難,他們也知道這麼拖下去不是長久之計,卻也沒有兩全之法,若是揭竿而起,劍指長安,奈何大人又在朝中,他們總不能與大人反目成仇,兵戎相見。若是繼續拖延下去,朝廷新軍一旦籌建完成,勢必前去平叛圍剿。”

待長生點了點頭,大頭繼續說道,“我曾私下詢問過他們可有被招安的想法,二爺倒是有些動心,奈何三爺對朝廷的印象很壞,並不打算為朝廷效力,三爺手下有不少親信好友,他們的想法與三爺是一樣的,也不知道是他們影響了三爺,還是三爺左右了他們。”

長生此時已經將奏摺寫完,聽得大頭講說,放下毛筆,仰靠椅背,皺眉嘆氣,此前他已經將李中庸和陳立秋一事向皇上做了說明,皇上的態度也很明確,二人犯了大罪,必須立下大功才能贖罪,而陳立秋卻並不想戴罪立功,這讓他很是難做。

不過他也能理解陳立秋,趙小姐的遭遇是陳立秋心中永遠的痛,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都不可能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教坊是朝廷設立的,在陳立秋看來朝廷是害死趙小姐的罪魁禍首,而且當今皇上還是洪郡王的侄子,陳立秋心高氣傲,恨屋及烏,不願為朝廷效力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陳立秋不願被招安,長生是理解並欽佩的,換成他,他也不會委曲求全。

但是如此一來就出現死結了,不被招安就得被圍剿,朝廷肯定不會派張善的那路兵馬過去圍剿,不管是龍顥天的兵馬還是同塵的兵馬,都有攻下舒州四城的能力。

不過李中庸和陳立秋也不是泛泛之輩,二人分別練成了衍生於混元神功的玄陰神功和赤陽神功,若是二人聯手,便是龍顥天和同塵親自出馬,也可能被他們斃於掌下。

此外,二人還各自默記背誦了四部神功秘籍,有了這八部神功秘籍,二人能夠在極短時間內提攜培養出大量的武功高手,這些人可比尋常計程車兵要厲害的多。

大頭看出長生在發愁,卻也不能隱瞞不報,“三爺手下有許多親信,其家眷都在城中,咱們想要網開一面放他們離開也大有難度,畢竟他們拖家帶口,人數眾多,咱們也不敢給他們大開方便之門。”

“他們有遠遷避禍的想法?”長生出言問道。

大頭尷尬苦笑,“二爺倒是淡然豁達,但三爺好像不太願意。”

“又不降,又不走,”長生無奈嘆氣,“我三師兄到底想幹什麼呀?”

“他們的意思貌似是靜觀其變,”大頭說道,“他們滯留不去也不全是為了自己,而是萬一朝廷有朝一日做出了鳥盡弓藏之事,大人也不至於孤立無援。”

長生長出了一口粗氣,二人無心被招安,自己先前好不容易為他們爭取的機會就沒用了。

大頭小聲說道,“大人,我聽三爺的語氣,貌似多有信心,想必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球高武:我靠抽血殺戮萬族

林深不見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