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文樹,書生陳少君,皇甫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此時此刻,另一處地方,傍晚和陳少君見面的巡場夫子手持白玉戒尺,徑直走向了文廟中一座不起眼的草堂。
草堂前,夫子整了整衣衫,深吸了一口氣,這才跨過門檻,走了進去。
草堂中沒有什麼特別的,桌上亮著一盞油燈,旁邊是一張木椅,一個矮小的書架,其他便空空如也,看起來極為樸素。
只是在那木椅上,一名穿著寬大藍色儒裳,留著三縷長鬚的老者端坐在上方,就著油燈的燈光,正看著手中的書卷。
老者端立不動,腰桿挺直,如一杆槍插在那裡,然而他體內透出的文氣浩瀚,浩如煙海,甚至顯現出道道煙霞的虛影。
“陳丹生見過朱師。”
大門處,夫子整了整衣衫,看著眼前的老者,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禮,目中滿是尊敬。
術業有先後,文道有高低,夫子在文道上的造詣已經極為精深,但他卻知道眼前這位不論學問深淺,還是文氣的高深,都遠遠超過自己。
因為對方乃是真正的大儒!
文氣九鬥是為夫子!
再往前便是一道天然屏障,寸步難行。跨不過,一輩子停留於此,只能做個夫子,而跨過去了,那便是一代大儒。
二者雖然只相隔一層,但卻是天與地的差別。
修為達到大儒級別,對於聖賢的精義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就可以著書立說了。
這是文道中絕大部分人所不具備的。
文道學子千千萬萬,但是能夠達到大儒級別的,卻鳳毛麟角。
而眼前這位大儒潛心學問,就算對於夫子來說,平常也很難見到。
“不必多禮,進來吧。”
油燈後,朱師依舊全神貫注在手中的書卷,連頭也沒抬:
“最近如何?”
“回朱師,文廟之中一切如常,我等每日都在監督他們,不敢懈怠。”
夫子躬身道。
文廟之中,每日巡場監督,維持秩序,解答疑惑,絕大部分學子都只能接觸到夫子這種級別,但實際上,大儒們才是文廟真正的執掌者。
聽到這裡,朱師放下手中的書卷,抬起頭來:
“對了,這段時間,可有發現什麼天資聰穎,特別傑出的學生嗎?”
文廟除了幽靜,是一處絕佳的潛心鑽研學問的場所,資助教導各地遊學的學生,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掘那些文道中的後起之秀,大力栽培,以期未來成為儒道的中堅之輩。
昔日孔聖先師周遊四海,門下七十二弟子無不由此而來。
這也是儒道的傳統。
“這……之前的那位荊越神童王小年,朱師已經見過,除他之外,文廟之中暫時還並未發現什麼特殊之輩。”
夫子沉吟片刻後道。
“那荊越神童三歲能詩,五歲就可以做出錦繡文章,而且天生上品光冕‘牛角掛書’,在荊越之地極受推崇,這等神童百年都難得一見,不可以他的標準來衡量其他學子。”
“這等天才固然對我文道有利,但文道的興盛還是需要那些資質稍遜,但同樣在文道上有傑出天賦的學子。”
朱師道。
“朱師教訓的是。”
夫子連忙躬下身來,恭聲道。
“走吧,儒道講究身體力行,已過三月之期,你就陪我出去走走,看看他們的資質到底如何,也考察一下他們這段時間的讀書結果。”
“是!”
兩人一前一後,很快從草堂中走出。
儒道大儒並不經常出現在文廟之中,但每三個月必出現一次,考察文廟學子的學問,發掘其中的後起之輩。
文廟之中一片靜謐,燈火熄滅,黑漆漆一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