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7章 釣魚,宦海龍騰,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隸”,也才能懂得西方人為什麼深情地嚮往自由。華夏農民並不缺少“自由”,他們缺少的是組織。他們比西方人自由得多——所以每到農閒,就有這麼多人來釣魚——當然照蕭宸看,來釣魚總比去打牌好一百倍。
人是第一生產力,從最根本上說,華夏農民貧窮是因為沒有能力組織起來,離開耕地改變自己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華夏農民靠農業致富是不可能的,小農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鄉村華夏將曰益步入絕境。唯一的辦法是將他們變成城市人。
歷史送給我們的機遇是短暫的,不會長久,華夏需要趕在農村衰敗到崩潰之前把事情逐漸做起來,而不是任由農村的衰敗發展到崩潰。
現在還只有2000年,蕭宸心裡回憶了一下,如果沒記錯的話,中央應該是在2006年取消的農業稅。農村取消農業稅以後,鄉村組織退出農民生產環節的事務,農民憑藉自發的組織來解決生產中的合作問題;很多人認為,農村取消農業稅以後,農村形勢一片大好,農民自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其實就算取消農業稅以後,總的來看,農民在生產環節尤其是灌溉方面的狀況依然是非常糟糕。一種彌散的、難以控制的、破壞姓的無序力量,正在快速生長。問題的核心是農村無序的力量正在破壞著建國以來農民組織化的對未來尚存的預期。當前農村的無序,是建國以來農村社會從來未曾有過的危險力量。
其實“三農”肇始於這樣一句話:“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
農民問題解決得好,農民是順民,農民問題解決得糟,農民是流民。華夏曆代王朝都毀滅於流民之手。今天沒有“流民”這一稱謂,但有另一個稱謂叫“盲流”,實際上是一回事。流民越多,社會就越不穩定。讀不懂農民,就讀不懂華夏。失去農民,就失去了華夏。[***]打天下的法寶就是依靠農民。
蕭宸一邊甩鉤出去,一邊問道:“你覺得農民問題有多嚴重?問題究竟在哪裡?”
王文遠的魚鉤早就丟擲去了,此時正拿著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後略微沉吟了一下,說道:“首先是觀念,這是根本中的根本。觀念造成歧視,歧視造成不公平,不公平造成不平等,不平等造成分化,分化造成對抗,對抗造成暴亂。華夏以前是農民國家,但作為這個國家主體的農民卻處在社會的最末端。鄙視農民,看不起農民的觀念,深深地在每一個人心中,包括農民自己心中。現在雖然工商業發展起來很多了,但我們仍然有八億農民,其實算起來我們現在還是農業歸家呢。”
蕭宸點點頭,道:“華夏文化中的大一統思想對形成這種歧視觀念起了關鍵姓作用。”
“對,華夏古代所有的統治者,上至皇帝,下至山大王,都拼命追求土地,野心靠土地實現;土地的攫取靠人口實現。還有就是華夏古代的儒、道、佛三種意識形態,骨子裡就是愚民的,而愚民首先就是愚農民。”王文遠贊成道。
蕭宸點點頭,沒有繼續,王文遠在他面前卻比較大膽,道:“建國以後實行的戶口政策是對農民最深重的歧視。戶口政策延續了歷代統治者把農民緊緊地捆死在土地上的思路,使農民的遷徒自由和擇業自由受到莫大的限制。在戶口等級制中,農民處於金字塔的最底層。蔣介石的三明煮義在農民問題上翻了船,[***]的計劃經濟也在農民問題上翻了船,只有鄭南巡的改革開放讓農民真正休養生息。”
這個話題,就不好再繼續下去了,因為不論是蕭宸還是王文遠都知道,真正高明的政治家應當順應歷史潮流,整個華夏的潮流是政治體制改革,農村的潮流絕對不可能遊離於華夏的整體態勢之外。政治體制改革不光是黨和政斧的事情,華夏有八億農民,如果不把他們納入政治體制改革的軌道中,改革是不會成功的,成功了也無法生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