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改革兵制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章 改革兵制,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桓這話一出,讓在場許多人摸不著頭腦,韓正言可以說是在場之人中唯一一位文臣,他從未統領過兵馬,在軍中毫無威望可言。
正是因為如此,當初他和韓玉兒受趙元宏所託掌控朝政時,想要插手軍權卻毫無辦法,最終被張叔仁翻盤,自己也落得個被幽禁在家的下場。
趙桓知道韓正言的確沒有兵權,但他身後的支持者卻是有著一支舉足輕重的軍隊,那便是邊軍,像是曹氏一脈,如今在外抵禦魏國。還有金陵城中的一批世家,他們在趙桓圍攻金陵時放大軍入城,因此自恃有功。
但實際上便是沒有他們開城,金陵也是趙桓的囊中之物,不說張叔仁當時已經身死,光靠蔡崇德如何能控制城中禁軍和張氏軍,頂多也就多耗費些趙桓的時間罷了。
“臣認為,他們及時開城放大軍入城,有功於殿下,不宜苛責過甚!”韓正言想了想答道。
“哦,說實在話金陵不過一座孤城而已,就算沒有他們助力本王依舊能破城,他們只不過做個順水人情罷了,也算得上有功?”
韓正言聞言皺了皺眉頭卻並未說什麼。
“不過他們及時開城,避免了城中百姓和本王麾下將士傷亡,也算得上功勞。本王向來奉行有功必賞的原則,高官厚祿,錢財美女任由他們選擇,但只有一件事,將兵權交出來,否則.......再壞的話本王不想多說!”
趙桓對於這些掌權武將原則便是重其爵,厚其祿,收其權。只要老老實實上繳兵權,趙桓不介意給他們潑天的富貴綿延其子孫,但若是不老實,他手裡的鋼刀也不是不利。
“臣明白了,請殿下給臣一些時間說服他們!”韓正言閉上眼嘆息道。
這下趙桓總算是放心了,他低頭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繼續道,“想先帝傾盡大周國力打造的禁軍,甲冑兵器冠絕其他諸軍,就連士兵的俸祿都要高出半成。但就是這麼培養出的一支軍隊面對齊魏卻毫無戰力可言,難道我們南人真的不如北人?”
說著,趙桓站起身子,“本王也算是半個軍伍起身,根據本王在南方用兵多年經驗來看,沒有經歷過血與火的洗禮很難成為一支強軍!”
禁軍是趙元宏一手打造,但缺乏安全感的他設立四大營後卻只是將他們安排在京畿駐守,雖然領著遠超別人的俸祿和精良的甲冑,但實際上還是一群沒怎麼經歷過戰火的軍隊,再加上趙元宏並未樹立皇權獨尊的概念,因此禁軍輕而易舉便被張叔仁和蔡崇德控制。
“偽帝張叔仁雖犯下十惡不赦的謀逆之罪,但其本人的所作所為還是可圈可點的。譬如他當初主動申請將自家邊軍調往與齊魏二國交界處,主動與二國交兵,雖多有損失但卻練就了一支敢於血戰的軍隊。”
“因此日後不能光是邊軍在前血戰,禁軍卻在後享樂,更不能有什麼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的狀況出現!”
“今日以後,除了地方的衛戍部隊,我大周所有軍隊必須聽從朝廷調令才能行動,若是不得詔令便私自行事一律按謀反處置!同時為了方便接受來自朝廷的詔令,本王也會各個軍中安插鴻騎衛的人,用以聯絡。”
明面上說是為了聯絡,實則是行監視之職。
在場之人都是心知肚明,但此刻卻無人敢說一個“不”字,光是收繳天下兵權此事就足以讓人抓毛,也難怪趙桓會安排他們來邕州軍大營而非在中書召見他們了。
“當然,本王也知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若是等到朝廷的命令怕是黃花菜都涼了。為了預防此事發生,在超過五千人以上編制的軍隊中設立一個新部門,名為參謀部,由中高層軍官組成,他們在這裡可以各抒己見,主將想要進軍必須經過參謀部各級軍官商討後同意方可進軍。”
這樣一來不僅堵上這些武將用什麼“將在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