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0章 站隊,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后!”

朝臣中走出一人,眾人齊刷刷一看,正是最近熾手可熱的臨川王蕭子嶽,只見他躬身拜道,“武思誠謀反一事,本王在早在鄴城便有耳聞,正所謂無風不起浪,若是武思誠真的忠心我大齊,為何不早早上書自證清白?”

“再說,本王領江北大營的齊軍北上時,從士卒口中就聽聞武思誠多有怨望,常常譏諷朝臣,說他們是尸位素餐之輩。同時,當初他奉命南下助南周平叛,並謀奪徐州之地,但卻與南周吳王產生了摩擦,險些釀成大錯。”

“這些難道還不能證明其謀反之心?”蕭子嶽的話鏗鏘有力,在大殿上不斷迴響著,尤其是端坐在龍椅上的蕭妙淽,聽到這番話頓時兩眼放光。

隨著蕭子嶽的話說完,太后微不可聞地嘆息一聲,朝堂上屬於太后的臣子仍有不少,但此刻他們都選擇了沉默。武思誠之前並不是個好相與的人,相反由於少年得志,待人接物倨傲無禮,哪怕在太后一黨也不討人喜,到了這個時候自然無人為他說話。

更何況,臨川王蕭子嶽剛剛率大軍擊退魏人,奪回失地,現在威望正隆,不會有人在這個時候出來為了武思誠而得罪了蕭子嶽。

“伯淵,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武思誠及其家人?”太后自知辯不過蕭子嶽,於是選擇讓自己最為得力的臣子,張伯淵為其張目。

張伯淵是太后親手提拔上來的臣子,對其忠心耿耿,不然以他的出身這輩子是做不到齊國司徒之位。

“臣認為,應當請大理寺和刑部合力調查武思誠一事。”

太后眼中閃過一絲淡淡地失望,張伯淵這樣說無非就是和稀泥罷了,作為她的親信,太后是指望張伯淵能給出些實質性的建議。

蕭子嶽輕笑一聲繼續說道,“連人犯都下落不明,怎麼讓大理寺和刑部調查?說不定是畏罪潛逃了!”

面對咄咄逼人的蕭子嶽,太后閉目嘆道,“此事過些時日再議,至少要尋到武思誠的人,無論他是死是活,都要將他尋出來!”

“本王認為,武思誠之事今日就該議論出個結果!”蕭子嶽卻並不打算善罷甘休,他上前一步一臉自信地盯著太后和皇帝道,“既然太后無法決斷,那就請陛下做個了結,如何?”

“我......你讓朕來?”蕭妙淽忍不住開口道。

“咳咳!”太后輕咳兩聲,“陛下年幼,尚不能理政,況且茲事體大,不是她一個孺子能決斷的!”

“孺子?太后,陛下早已經到了該行冠禮的年紀了,怎麼能稱得上孺子?”蕭子嶽轉身對群臣道,“在百姓人家,男子二十行冠禮,行過後就算是成年,陛下也該大婚才是!”蕭子嶽的意思很明顯,皇帝大婚後,就該由他本人親政理事了。

過去太后還能以皇帝年幼,不能理事為由控制朝政,但隨著蕭妙淽年紀越來越大,這個理由逐漸顯得蒼白無力,若是再這麼下去,士林中定然要非議太后戀棧不去。

“哀家......”太后剛想說什麼,一縷髮絲卻突然脫落,上面斑白的痕跡讓太后想說的話頓時嚥了回去,“罷了,哀家倦了,此事過些日子再議吧!”說罷,也不顧朝臣勸阻,執意離開了大殿。

朝會結束,但大殿內依舊熱鬧非凡,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蕭子嶽在這一次朝會上佔據了上風,一時間許多中立的大臣紛紛上前示好。

擺脫一眾朝臣後,蕭子嶽攔住了張伯淵的去路,“司空,請到僻靜處說幾句話如何?”

張伯淵嘆息一聲,該來的還是來了,於是做了個請的手勢。

二人來到一處偏殿,蕭子嶽率先開口道,“司空,太后已經老了,處理政事力不從心,何不轉投本王麾下,本王不會革去你的官職,還會加以善用,畢竟你的能力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楊再興從墳墓中爬了出來

南派基哥

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

聲花落雨

續寫億篇故事

bilibili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