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兵分三路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5章 兵分三路,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人聽完趙桓的話皆是沉默良久,從趙桓意思可以看出,他是想與齊國聯手共擊魏國了。這一次兩強聯手,魏國幾乎沒有任何翻盤的希望。
韓正言率先開口道,“殿下,我大周如今兵精糧足,可以與之一戰!”
過去韓正言一直反對趙桓貿然開戰,並不是因為他愛好和平,而是以當時大周國力,只要敗上一場便是萬劫不復,他不敢拿大周的國運來賭。
但如今大周在趙桓的帶領下,肉眼可見的國庫充盈,百姓富足,甲兵齊備。韓正言自然也沒必要再阻撓趙桓開戰,畢竟整個大周都與趙桓目標一樣,終結亂世,一統天下。
得到了韓正言的同意,趙桓的目光又看向了馮義成,這位老將自不必多言,他本在趙桓起家時提供了助力,後來見識到趙桓一系列手段後,更是死心塌支援。
另一邊坐在下首的蕭明遠起身拱手道,“末將也認為,我大周如今兵精糧足,哪怕同時與齊魏開戰,也不是全無勝算!”
雙線開戰,趙桓笑了笑,他對大周有幾斤幾兩還是清楚的,“蕭將軍,話可不能說這麼滿!目前以我大周的國力,最多與齊國持平,雙線開戰怕是不妥。”
“不過這次齊國主動聯絡,想必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訓。”趙桓笑了起來,過去齊魏一開戰,大周便成了兩方拉攏的物件,誰也不想將大周推到對方陣營。
而這一次齊國選擇拉攏大周,讓大周出兵在他們眼皮子底下看著,雖然大週會和齊國共同瓜分魏國疆土,但總比讓大周當攪屎棍強。
“既然對出兵滅魏都沒什麼意見,那本王就做一做戰前部署。”趙桓頓了頓繼續道,“明面上,我大周將派十萬大軍支援齊國滅魏之戰,不過這十萬大軍需並非兩路。”
“第一路由本王率領,領四萬北上與齊國主力匯合。”
“剩下的六萬大軍組成第二路,由蕭將軍你親自率領,走水路前往江陵,在那兒向襄陽發起進攻,拿下襄陽後,蕭將軍先不要妄動,等待本王下一步命令。這一次與齊國聯手,本王不求能奪來多少魏國的土地,只求控制重鎮要地。”
蕭明遠聞言點點頭,他緊接著又提出了一個新的疑問,“殿下,您只帶四萬兵馬北上和齊軍會師,是不是有點少了?萬一他們對您欲行不軌......”
齊國這次是打定了主意要滅魏,因此動員的大軍數量十分可觀,對比一下趙桓的四萬人似乎就不夠看了。
趙桓則是擺擺手示意稍安勿躁,“齊人一向自視甚高,中原諸國誰都瞧不上。本王若是領的軍隊多了,勢必會引起他們的警覺,因此倒不如少帶些人馬,說不定齊人瞧不上本王這四萬人,攻城略地的苦活兒都不會交給本王,那樣咱們大周的兒郎也能少一些傷亡。”
幾人不再有疑惑,接著韓正言又問道,“殿下,方才您說明面上有兩路大軍,那暗中還有大軍進攻魏國?”
“不錯,還記得在漢中屯田的郭興泰麼?他倒是過得滋潤,除了修築兩座新城,其餘沒讓朝廷撥付一粒米一文錢,在漢中屯田弄得有聲有色。本王當初答應過他,進攻魏國時一定會帶上他,現在是時候讓他當奇兵,突襲魏國了!”
“他麾下屯田計程車兵約有三萬,數量可能不太夠。”馮義成略作沉思開口道,郭興泰曾經上報過他麾下屯田士兵的數量,而馮義成主掌軍事堂,因此知曉郭興泰究竟有多少人可用。
“無妨,讓他聯絡河西諸部,與他一起出兵進攻魏國!”
河西本屬魏國,但這裡雜居著許多部族,長期交融以來已經成了一股難以忽視的力量。不過河西諸部再強,終歸是一盤散沙,難以抵擋魏人的鐵騎,最終不得不臣服於魏人。
而魏人對河西也是極盡盤剝,常常讓他們上貢大量馬匹以充軍用,若是交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