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突厥來犯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1章 突厥來犯,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桓並不打算在長安久留,畢竟長安雖好,卻不是根基所在,應天后方許多人已經越來越沉不住氣,甚至就連馮媛和母親柳太后都派人送來書信,要他速歸應天。況且整個長安城如今早已不見昔日繁華,唯有滿目瘡痍,實在看不出昔日恢宏的氣勢。
不過長安畢竟如今是大周的土地,理應對這裡生活的百姓富足,在無人能接手的情況下,趙桓無奈開始處理起長安的事務,例如命士兵清理城中廢墟,清剿盤踞在長安附近的匪盜,同時貼出告示,安撫倖存下來的百姓,並從蜀地調運大批糧食,無償分發給百姓。
關中過去幾年便沒一天好日子,要麼是連年大旱,要麼便是鋪天蓋地的蝗災,使得關中地區近年來糧食大量減產,再加上戰火蹂躪,長安乃至關中的百姓幾乎人人面帶菜色,因此餓死者甚多。
趙桓也是考慮到這點,從蜀地調運了大量糧食,可是萬萬沒想到這些糧食最後卻沒怎麼派上用場,究其原因還是那一晚被河西叛賊殺戮的無辜百姓實在太多,人口稠密的長安竟被殺了個十不存一。
因此來領糧食的百姓少之又少,到最後,運來大批糧食消耗的數量連半數都不到,可想而知如今長安大約有多少人口了。
對此趙桓也只能無可奈何嘆息一聲,關中這邊飽受蹂躪的土地想要短時間內恢復人氣是不可能了,或許唯有時間才能撫平創傷。
不過多虧了那一晚的屠殺,長安乃至整個關中的百姓都對“解救”他們於水火的大周十分感激,畢竟明面上看是大周覆滅了一直欺壓他們的魏人,趕跑了肆意殺戮他們的河西人,大周的將士才是他們的救世主。
因此對於大周接手關中原本屬於魏國的土地,之前隸屬魏國的百姓不僅沒有牴觸,反倒對大周將士持歡迎態度,讓大周在關中有了一定的民心,算是勉強站穩了腳跟。
不過歡迎大周將士的百姓仍在少數,大部分百姓仍是一臉麻木的看著這些穿梭在廢墟,來回忙碌的大周將士,既不表現出喜歡,也沒有厭惡,唯有面無表情的麻木。
一連在長安待了足足一個多月,趙桓靠著各種手段總算是穩定住了長安城內躁動的人心,給即將上任的長安府尹劉知遠留下了一個還不算太爛的攤子。
算算時間,劉知遠差不多也該從應天抵達長安了,趙桓也沒心思在待下去,本想著再過兩日便啟程返回應天,誰料鴻騎衛匆匆送來急報,讓他不得不停下了腳步。
“啟稟殿下,鴻騎衛按殿下您的吩咐向北佈下探子,如今已有成效。昨日靈州的探子來報,說突厥人已經攻破了沃野鎮,正向靈州進發!”
“沃野鎮?靈州?”趙桓唸叨著這些對他來說十分陌生的名字,不得已之下只好請來了一位已經歸順大周的魏將,詢問他有關這些地方資訊。
經過短暫溝通後,趙桓大概的得知了這個地方的意義何在。沃野鎮曾是魏國在北方的軍事重鎮,進出草原皆會從此地透過。而靈州,位置則在後世的銀川附近,算得上關中腹地,位置極為重要,決不可有失。
“看來又是一場惡戰吶!”在得知兩地的重要性後,趙桓無奈的嘆息一聲,只得將身邊各級將軍召集起來,共同商議如何應對突厥。
令趙桓十分欣慰的是,一番商議過後,沒有人願意對突厥人妥協,一致要求給突厥人一點顏色瞧瞧,讓他們不敢覬覦大周。
看著一屋子求戰心切的將領,趙桓不置可否地搖了搖頭道,“諸位,根據鴻騎衛來報,此次南下劫掠的突厥人多達上萬,且多以輕騎為主。如此大規模數量,放在以前背靠江南還能有一戰之力,但如今,江南實在太遠,我等能依靠的唯有滿目瘡痍的長安,因此想要取勝並非是件容易的事。”
趙桓掃視一眼眾將,頓了頓繼續道,“因此這一戰,必須謹慎行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