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內耗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3章 內耗,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這句突兀而又咄咄逼人的話時,拓跋翼已經猜到了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心灰意冷地閉上眼睛,漠然坐在原位等著即將發生的一切。
與中原皇權獨尊的周齊不同,大魏從來都不是皇帝一人說了算。大魏起家之初,是零星分散在草原的遊牧部落,雖然身上都是流著同一個祖先的血,但彼此拼殺起來可是毫不留情面。
直到後來魏人各部名義上被拓跋翼的先祖統一,共尊其為主,明面上拓跋氏至高無上,但在魏國實際上還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
拓跋翼默默地注視著方才說話的人,此人名為尉遲惇,出自大魏建立之初,與拓跋氏爭奪共尊之位的大族之一尉遲氏。當年尉遲氏實力與拓跋氏不相上下,是大位的有力競爭者,只可惜拓跋氏先祖靠著靈活頭腦拉攏了許多部族為其站臺,這才擊敗尉遲氏,坐上了大位。
尉遲一脈因此懷恨在心,在魏國一直是旗幟鮮明的反對拓跋氏,也不管拓跋氏做得是對還是錯,只要是拓跋氏贊成的,尉遲氏便一定要出來攪和一番。
而如今大魏國都長安被攻破,拓跋氏一脈令人忌憚的護帳鐵衛也損失殆盡,拓跋氏的威望瞬間跌落谷底,讓原本被拓跋翼壓制住的不和諧聲音再次響起。
“尉遲惇,你這話什麼意思,難不成是想造反麼?!”
拓跋氏經營魏國多年,也不是沒有忠臣,因此當尉遲惇說完此話,立馬便有人跳出來反駁。
“呵呵,”尉遲惇看都沒看一眼出言駁斥他的人,只是目光死死盯著拓跋翼,“造反?我可不敢!但我倒想問問陛下,大魏到如今這個局面,陛下難道就不該對此負責麼!”
“你!凌迫君上,還有沒有點為臣之道?”
“只有漢人才說什麼狗屁為臣之道,在我大魏,一向是誰拳頭大誰說了算!”此時,又一人開口道,同樣也是魏國的高門大姓之一,看樣子是站在了尉遲惇這一邊。
拓跋翼忽然笑了起來,指著尉遲惇等人道,“讓朕負責?當初朕要求效仿中原諸國,學習他們的文字、制度,你們可是萬般阻攔,背後沒少下絆子。若是早聽朕的話,學習漢人,豈會有今日之敗?”
其實說出這句話,拓跋翼已經有些後悔了,在此追論當初誰對誰錯毫無意義,如今大魏大廈將傾,他只是無能的宣洩自己不滿罷了。
大魏這套制度在草原十分適用,但等到魏人入主中原後便不合適了,因此等到拓跋翼即位後,便一心想著能將大魏轉變成一個真正的中原王朝,只可惜魏國內部守舊派的勢力不容小覷,拓跋翼只能鈍刀子割肉,一步步來。以他的年紀,若是能給魏國一個相對安穩的外部條件,或許真的能改變魏國,只可惜周齊二國不會給拓跋翼機會了。
拓跋翼不想繼續爭論此事對錯,但尉遲惇明顯不想放過他,於是揪住拓跋翼的話追問道,“哦?陛下還提起此事?想當初我大魏先祖在草原牧馬放羊,不曾學習過什麼文字,不是一樣還是打敗了漢人,創下大魏這片基業?怎麼到了陛下這裡還要向牛馬不如的漢人學習?”
拓跋翼很想告訴尉遲惇,現在不可一世的魏人不正是被他們所瞧不上的漢人所打敗?但這樣的話說出來毫無意義,只會徒增更多的爭吵。
而尉遲惇的話很快引來了更多人的響應,一時間整個行宮內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派人馬,一派以尉遲惇為首,人數上明顯佔據優勢,而另一派人數雖明顯處於劣勢,但卻對拓跋翼、對大魏忠心耿耿。
“尉遲惇,朕待你尉遲氏不薄,你且散去,今日之事朕既往不咎!”拓跋翼艱難地說道,“我大魏如今外有強敵,實在是經不起折騰了,只要我等團結一心,渡過此次難關,事後朕任由你處置,如何?”
能說出這番話,代表拓跋翼已經徹底妥協。如今的大魏外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