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章 天子門生,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趙桓眼下還要著眼於內政,隨著新君即位的風波漸漸平息,大周也逐漸趨於平緩。新設立的內閣得到了朝廷上下一致好評,這個機構方便了趙桓與朝廷六部直接溝通,中間少了中書這一道掣肘後,行政運轉效率提高了不少,當然這也與內閣首相,韓正言的努力密不可分,若不是他,內閣絕無可能在短短兩個月有如此效率。

如今帝國上下齊心,趙桓驅使起來也如臂使指,終於能進行大刀闊斧的建設了。

首先便是宮中太醫局,趙桓一改往日太醫只能為達官顯貴或是皇宮內貴人診治的規矩,在應天城內以設定了醫館,命太醫前往坐診為百姓看病問藥,診金藥錢都遠低於市價,算得上是惠民之舉。

只不過為普通百姓看病,遭到了一些太醫和老頑固的反對,於是趙桓便以此次太醫未能診治出趙桐病症為由堵住了這些人的嘴。畢竟醫術這種東西是需要磨鍊的,與其整日窩在太醫局研讀晦澀難懂的醫書,不如走出去為百姓看病問診多多積累經驗。

不過大多數太醫都還是醫者仁心,聽聞有此等造福百姓的好事,紛紛自願前往新設立的醫院問診。同時趙桓還貼心地仿照後世分出來兒科、內科、外科等等,以方便太醫能夠對症下藥。

而新醫院的位置選在了趙桓曾經居住過的吳王府的一部分,佔地數百畝,能同時容納上百人求醫問診,和後世的醫院肯定沒法比,但放在這個時代難得可貴。

同時藉助報紙鋪天蓋地的宣傳,百姓們一聽聞醫院內坐診的是那些曾經出入達官顯貴甚至是皇宮的太醫,頓時來了興趣,哪怕沒病的也非要讓太醫把把脈,一時間人潮湧動,將醫院附近的幾條路堵了個水洩不通。

甚至後來報上來當日營收遠超預期,一些朝廷官員樂觀的認為,設立醫院後甚至能為大周國庫額外增添一份收入,雖然大周現在國庫還算充盈,但用錢這種事,尤其是上升到一個國家,永遠不可能有夠用的時候。

對此趙桓也只是笑笑,畢竟設立醫院的初衷是為了造福百姓,並不是為了賺錢,至於那幾日營收,完全是因為百姓被新奇事物所吸引,這才造成了醫院很賺錢的假象。

醫院的事只是趙桓計劃的一部分,眼下他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去親自處理,那就是科舉。

自他宣佈設立科舉以後,整個大周的讀書人便為之沸騰起來。藉助後世的經驗,趙桓在大周舉辦的科舉少走了好幾年的彎路,提前設立的鄉試、會試、殿試,甚至還設立了武舉,來為大周選拔可堪一用的猛將。

只不過趙桓制定好科舉一系列事宜後,很快便受到了齊國的邀請,舉兵滅魏去了,因此諸多事宜都是由韓正言操心,而趙桓卻又當了一次甩手掌櫃。

但這一次趙桓無論如何是跑不了了,經過前面幾輪考試,到現在正巧輪到了殿試,也就是由皇帝親自出面考教這些一路過五關斬六將的學子們。

大周的科舉每三年一次,這是頭一遭,許多規則仍不完善,但依舊吸引了大周各地上萬名學子。巍峨的大慶殿上,一百五十三名從會試中拼殺出來的學子正齊刷刷向著趙桓行禮,能從近萬讀書人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到這大殿上面見趙桓,足以見得這些人的水平。

不過趙桓居高臨下,明顯能看到這些學子的個個看似沉著冷靜,實則侷促不安,十分緊張,有甚者已經滿頭大汗,頭頂升起陣陣白氣。

見狀,趙桓笑了一聲道,“看來朕給諸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嘛,要不待會讓首相主持這場殿試好了!”

此時一名內侍適時說道,“回稟陛下,首相方才派人說他忙於處理朝政,一時間脫不了身,因此這場殿試還請陛下您親自主持。”

“哦,”趙桓應了一聲,隨後起身笑道,“那看來諸位還得和朕共度接下來的三個時辰吶!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楊再興從墳墓中爬了出來

南派基哥

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

聲花落雨

續寫億篇故事

bilibili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