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戰事已平
聲花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2章 戰事已平,重生廢太子,開局貶為藩王,聲花落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至於武思誠,他在何健懷中掙扎了幾下,眼睜睜看著忠心自己的部下一個個被屠戮後,身後的何健冷笑一聲道,“武將軍,該上路了!”
隨後何健的手放在了武思誠脖頸處,只聽聞“咔吧”一聲,武思誠頭耷拉下去,再也沒了聲息。
密林中很快又走出幾人,他們皆是鴻騎衛的將士,滲透至江北就是為了配合何健行動。幾人檢查了一番地上的屍體後,為首一人對何健拱手道,“沒有活口了!”
“好。感謝諸位這幾日的配合,俺就拿著武思誠的人頭回應天了。諸位還要去徐州城吧,俺在這裡祝你們一路順風!”
“多謝!”為首那人點頭,和自己同伴轉身隱入了黑暗中。
......
作為一員大將,武思誠死得不明不明,但齊國方面卻是出奇的平靜,不僅朝堂內部沒有什麼議論,就連鄴城內外有關武思誠謀反的言論也在此刻煙消雲散,彷彿從未出現過。
究其原因則是齊魏之間的戰事再起波瀾,洛陽先是失陷,繼而救援洛陽的一支五萬大軍被魏人半路截殺,多是步卒的齊人在面對魏騎宛如待宰的羔羊,頃刻間便被殺散。
唯一的好訊息便是晉陽方向,派去的援軍也是在半路遭到了魏人阻擊,好在統帥這支齊軍的將領足夠強大,硬是帶領將士們和魏人浴血廝殺出一條血路,暫時解除了晉陽之圍。
應天城內,趙桓終於是見到了許久未見的何健,“殿下,幸不辱命。俺將武思誠的人頭帶回來了!”
趙桓也不嫌棄,拿起武思誠的人頭仔細端詳著,“未能在戰陣上將你斬了實屬可惜,不過你這副桀驁性子,恐怕早就得罪了不少人,送你早去往生也是造化,下輩子記著莫要和本王作對!”
“殿下,俺可是一對一將這鳥貨擒住了,也不算欺侮了他!”
“也罷,這廝死就死了。江北大營的齊軍如何了?”趙桓將人頭隨意丟下,一個死人而已不必掛懷,眼下更關心的則是江北齊軍的動向。
“俺估摸著現在已經走的差不多了,聽說齊人在洛陽又敗了一陣,他們這十萬大軍急急忙忙要去支援,估計是沒心情惦記咱們了。”何健咧嘴笑道,“幫俺在江北潛伏的幾位鴻騎衛兄弟估計已經進徐州城了,屆時裡應外合,拿下徐州城不是問題!”
徐州城的位置並不算太好,地處四戰之地,周圍又無險可守,因此武思誠選擇在江北駐紮大營直接威逼應天。這樣的確對大周造成了一定威懾,但也導致徐州城城防空虛。
再加上現在的徐州城並非是原來的老城,而是趙元宏在舊城被齊人燒燬後,在舊城以南新修築的城池,還未徹底修築完畢,張叔仁便把持朝政,緊接著齊軍南下奪取徐州新城,一直到現在還未徹底修繕完畢。
因此當十萬齊軍撤走後,徐州城就好似敞開胸懷的少女,任由大周這頭野獸奪取。
“那好,傳本王號令,命駐守廣陵的兩萬邕州軍,即刻北上,佔領徐州城!”
奪取徐州的過程比想象中要更加簡單,江北大營一失,負責鎮守徐州齊國官員早已沒了鬥志,象徵性地抵抗了一下後便舉城投降。
事後統計下來,大周方面竟無一人傷亡,唯一稱得上戰損的是有兩匹馬不怎麼聽命,捱了兩鞭子。
既然沒有造成傷亡,趙桓也對投降的齊國官員和士兵十分禮遇,安撫一番後,便放他們回了齊國。
至此謀奪徐州可稱得上兵不血刃,而且難得做到了大周和齊國都滿意的局面。大周奪取徐州後,應天便有了一道防線,至少以後趙桓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而齊國則是在此危難之際,解放出了十萬戰力,馳援齊魏前線。畢竟一個是徐州,一個是前線戰略要地,鄴城朝廷還是能拎得清。
若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