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邀請你們去香江
人生豈可無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章 邀請你們去香江,重生不幹點啥事能行嗎,人生豈可無酒,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書需要大家的支援和鼓勵,你們的票票就是我碼字的動力,請大家幫忙推薦收藏吧!!!
…………………………
大家聽了王義元剛才的一番話本就想笑,又看到那志明想笑不敢笑,舌頭在嘴裡亂劃拉,痛苦的表情中還有一點欲噴飯而不能的鬱悶,都是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來。
王爸爸就一邊笑一邊問那志明是不是讓魚刺給扎到了?
那志明感覺了一下牙膛和喉嚨,還好,剛才可能是有一個特別小的刺,沒有注意到,現在應該是嚥下去了。
就笑著搖了搖頭說沒事,讓王爸爸放心。
雖然那志明僅僅是以收入和福利說動了王義元擁抱資本主義,但是王爸爸卻依然沒有鬆口,他輕輕皺著眉頭,似是在想著什麼。
不過被緊接著那志明提到的一件事情,真正的打消了王爸爸的顧慮,因為不僅僅是對於王義元,還是對於整個華夏國,這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在去年,也就是1983年的6月11日,當時的勞動人事部和國家經濟委員會聯合下發了《關於企業職工要求“停薪留職”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中規定停薪留職的時間一般不能超過兩年,並且在停薪留職期間,該人不能升級,不享受各種津貼、補貼和勞保福利待遇。因病、殘而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可按退職辦法處理。停薪留職人員在從事其他收入的工作時,原則上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勞動保險金,其數額不低於本人原工資的20%。
這項政策在當時可謂非常大膽的制度創新,也引發了一大波“下海潮”,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後世的商界大佬王健林、潘石屹等均是在提交“停薪留職”申請書之後踏上了創業之路的。
“停薪留職”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轉型的產物。
在計劃經濟時代,包括企事業單位正式職工、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在內的一群人,手裡端的是摔不破的“鐵飯碗”;而當市場經濟大潮來臨之時,其中一些人辭職下海了,或由於其他原因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崗位。
可由於轉型沒有完成,計劃與市場仍處於交匯期,於是這些人的“鐵飯碗”就還被保留著,雖然停了薪水卻隨時可以“上岸”,重新端起“鐵飯碗”。
在改革開放初期,這一政策甚至一度成為既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又想下海“搏一搏”者較為保險的選擇。從一開始僅侷限於科研人員及因私出國者,進而擴充套件到所有的幹部及職工。在停薪留職的時限上也由開始的兩年演化為單位與個人之間長短不拘的自由契約。
直到1992年總設計師南巡講話後,改革開放的政策導向得到了更加強有力的確認,新一輪的“停薪留職”潮也就更加的波瀾壯闊。據人社部資料顯示,僅僅是1992年,就有12萬的公務員辭職下海,1000多萬公務員停薪留職。
當然,這些是後話,暫且不提。
那志明只是一提到這個話題,王爸爸就一拍腦門說道:
“哎喲喂!你瞧瞧,剛才我就恍兒惚兒的覺得即使這邊不行也不會有什麼問題來著,可就是想不起來是什麼理由支援。
對對對,就是這個通知,小元,你明天就是辦停薪留職,實在不行再回去唄。”
這時候王雅闌的大表哥張習哲卻突然說出一句話來:
“小明同學,你說是不是應該先安排元哥去香江考察一下,最起碼要見識一下公司的實力,再做決定吧。”
大家都愣了,這個還真是問題,雖然說那志明把這件事兒描述的清清楚楚,有鼻子有眼兒的,可是這一切,卻又都是從一個只不過才十二歲的孩子嘴裡說出來的,誰知道他有沒有領會錯了他叔叔的意思?
一時間大家都把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