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千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7節,無糾,長生千葉,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儼然都在了,全都列在兩邊,等著齊侯來上朝,吳糾簡直是盯著眾人的目光,滿頭大汗的跑進去,然後坐在席上。
他剛坐好,齊侯掐著時間,便施施然的走了進來,一臉笑眯眯的表情。
眾人連忙跪下作禮,齊侯心情大好,便讓眾人免禮,很快有幾個大臣首先站出來問齊侯的傷情。
齊侯笑著說:“勞煩各位卿大夫們關心,孤的傷勢已經無大礙了。”
齊侯話鋒一轉,又說:“不過如今楚國的心思昭/昭可見,已經把目光打在沒有國君的鄭國身上,孤推行尊王攘夷,理應出手相助,各位卿大夫,有沒有什麼想法兒,好早做應酬?”
他的話一說完,眾人都面面相覷,和楚國對上,這是齊國不常見的事情,楚國的強大,周朝無不畏懼,就連周天子也對楚國沒轍,大家自然不好說什麼,誰也不願意出頭。
齊侯就知道,便笑眯眯的說:“既然大家都不說話,那咱們先提另外一件事兒,自孤繼位以來,我齊國還未立國相,不知眾人可有人才推舉?”
眾人更是面面相覷,不過這個問題丟擲來,那是十分有誘/惑力的,滿朝文武,誰不想得到齊侯的賞識,搖身變成國相?
一時間眾人紛紛交頭接耳,小聲說話,又互相目詢,你看我我看你的。
齊侯見眾人還是沒說話,便輕飄飄的說:“以孤看,大司農忠心耿耿,而且才華橫溢,上/任不到半年,孤的糧倉已經滿的裝不下,若與上/任大司農比較,半年足足賺出以往五年的糧食儲備,可謂是功不可沒,孤以為大司農,可以勝任國相。”
吳糾一聽,頓時有些頭疼,當一個大司農,已經夠他累的了,說好了要調養呢,自己休假剛結束,結果就要給自己“升/官”,國相那就是勞心勞力的命,而是還在風口浪尖上。
吳糾不是齊國人,這一點已經不需要大家重申了,任何人都心知肚明,吳糾自己也知道,而且吳糾的身份,還是齊國的恥辱,畢竟是魯姬偷/情所生的兒子。
“正義之士”都覺得吳糾身份低微,不敢委以重任,上次委任大司農,乃是因為吳糾的驚人之舉,一下拿出那麼多糧食,嚇壞了眾人,也把眾人的嘴巴給堵得嚴嚴實實,這樣卿大夫們才沒有辦法,讓吳糾一舉成了上大夫。
如今齊侯要封吳糾做國相,卿大夫們是萬萬不能同意的,尤其是兩位監國高傒和國懿仲,絕不能同意。
高傒和國懿仲對看了一眼,剛想要說話,結果這個時候吳糾已經長身而起,恭敬的走過去,眾人還以為他要毛遂自薦,結果吳糾反而恭敬的說:“君上,糾以為,自身不能勝任,君上厚愛,糾自行殘穢,實在不敢擔任國相重任,唯恐辜負君上的信任。”
吳糾自己拒絕了,別說眾人吃驚了,就連齊侯也吃驚了,說:“大司農,你真不想/做這個國相?還是怕那些自以為是的老臣信口開河?我齊國也是該整頓整頓了,很多骨/幹之臣,在先父在世的時候,的確是忠心耿耿,但是過了這麼多年,就開始倚老賣老,覺得孤抹不開面子,對他們沒有辦法,便肆無忌憚起來,如今也是時候了,我齊國,不養蛀蟲。”
齊侯說話很拒絕,一堆老臣本想反駁,但是突然不敢說話了,都怕當出頭鳥。
吳糾心中知道齊侯信任自己,但是其實國君的信任也是雙刃劍,很多人都會嫉妒吳糾,吳糾怎麼能不清楚呢?
吳糾笑了笑,拱手說:“君上,糾並非是因為旁人口舌,而是自認為,真的才華不夠,論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糾比不上柳下季。論武藝兵馬,糾比不上大司馬、曹將軍、展將軍、召師傅。論縱橫捭闔調和各國,糾比不上大司。就算論司農一事,糾也不及管師傅十分之一。論忠心耿耿直言敢諫,糾更比不上東郭師傅。如此一來,糾何德何能,何以勝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