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心堂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8章 誤打老夫子,天劫:重生未央宮,培心堂主,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朝廷幾乎把李廣遺忘的時候,他自己一封自貶的條陳在未央宮引起了轟動。
堂堂的驍騎將軍,前羽林衛的領軍,長安城的治安官,未央宮的衛尉,主動請纓,到劉徹的輿圖上都沒標註的邊城馬邑,去當個縣丞邊官。
幾個李廣得罪過的武將在家裡睡覺都笑醒了,都說這老小子一定是吃岔藥了。
從長安到邊關,對於一個武將來說,就相當於文官當得好好的,突然跑淨事房做了個小手術。
畢竟,劉徹開打匈奴之前,邊官就相當於給大漢朝看家護院,最大的責任就是匈奴來時給家裡報個信。
但是當李廣一臉失落地跪在劉徹面前時,劉徹卻激動萬分,一高興把自己的佩劍解下來,送給了李廣。
李廣接過佩劍的那一刻,所有的疑惑瞬間釋然。他明白,秦星這一回又賭對了。
“末將到了馬邑,一定盡職盡忠,不負皇上厚恩。”
李廣看著寒光四射的王者之劍,淚水已經在眼眶裡打轉。
“不但要盡忠,更重要,把匈奴那邊打探清楚了,朕不想我大漢的將士到了草原迷路。”劉徹壓著李廣的肩膀道。
“諾!”
“還有,和親的公主即將出塞,驍騎將軍受累,順路當一回和親使吧。”劉徹補道。
李廣一聽,心情瞬間開闊起來。這等於是劉徹告訴匈奴人,還有滿朝文武,他這個馬邑的邊官在漢朝屬於“低職高配”。
關鍵的關鍵,劉徹的話裡,給李廣保留了“驍騎將軍”的名號。
因為按照漢朝的慣例,和親大使一般是“九卿”這個級別的。
“末將謝主隆恩,李廣此生不滅匈奴,誓不還朝。”
李廣一激動,給自己樹了個標杆。
就這樣,以前統領羽林衛的李廣,非常落寞地離開了長安城,去馬邑這個大部分漢朝人還不知道的邊境小鎮去當個“小鎮長”。
秦星和衛青親自相送。秦星還特別承諾,李敢不認老子的病,他一定想辦法。
秦星承諾李廣之前,已經想到了“治療方法”,拿著方向針,把李廣是他爹這個概念往李敢腦子裡回灌一下子。
李廣走之前,千叮嚀萬囑咐,別讓秦去病把李敢帶歪了。衛青打了保票,說秦去病要是敢胡來,就讓他去給李廣打下手。
秦星為了表示支援,選擇默不作聲。
安排完了李廣的事,秦星特意買了糕點酒水,準備去見見秦去病的老師。
誰知道太學的博士和秦星這個掛名的虎賁中郎將差著級別,人家根本不願見他這個低階別武夫。
而且秦去病和李敢在太學純純屬於託關係走後門的編外人員,人家根本沒把他倆當“本科生”看。
太學的負責人公孫弘平時連看不都想看他一眼,更別說見他的家長。所以,他讓秘書直接給秦星帶了句話。
別惹事就行,他這個教師爺不差秦去病那幾塊“臘肉”。
秦星吃了閉門羹,逮著秦去病一頓胖揍,邊揍邊在心裡罵他真爹。
“幹啥啥不行,打架第一名。天生糙漢子命,幹不了高雅的活兒。見著女人走不動道,見著想上的不要個臉……”
總之是什麼難聽,他就把什麼往霍仲孺身上丟。
秦去病被他爹揍慣了,也沒太當回事,反正他也沒想在太學多待。
倒是太學的學生們把秦去病捱揍當成了“課間節目”看。在他們眼裡,這麼“下層百姓”的場面,就像自家貓狗互相搶食,個個上去煽風點火,起鬨加油。
自己爹打兩下,這種事在秦去病看來,和吃飯一樣,再平常不過。
但是,讓這群秦去病所說的“軟蛋”看笑話,那是他絕對不能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