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心堂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8章 儒道不打架,天劫:重生未央宮,培心堂主,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星出生在火星,他所接受的教育中,宗教信仰已經徹底歸為遠古歷史那一類。

所以,他很難理解人類對於某一派學說的執念。在他看來,董仲舒的懷才不遇完全是缺少表現自己的機會。

而歷史上,他與劉徹的不謀而合也完全是因為劉徹不是一個窩窩囊囊的皇帝。劉徹威服四海的雄心與老莊那一派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玄之又玄的理論背道而馳,而恰恰與儒家“君子有為”的思想完美契合。

所以,“獨尊儒術”便成了劉徹的不二選擇,董仲舒也得以走上前臺,成為當世的精神導師。

也正是這個原因,秦星暗地幫著這個中華文化史上最關鍵的人物,走進了未央宮。

但他沒想到,欲速則不達的事情發生在了董仲舒身上。

董仲舒之所以答應到秦星府上教秦去病,也實在是在未央宮太過憋屈。

讓他叫一個牙牙學語的稚子就算了,還處處對他進行掣肘,這讓老頭都快忍不下去了。

“老先生且仔細說說,為何這般不順心。”秦星安慰董仲舒道。

董仲舒顯然把秦星這個巧遇的“同門”當成了忘年交的知己,所以藉著酒興,把自己一肚子的苦水倒了出來。

“秦星同門有所不知啊,老夫雖師從儒門先師,但自打進宮便不敢自量身份,就連平日教授小皇子的,都只能以老莊之言為教材。”董仲舒說著,搖了搖頭,“實在是愧對儒門歷代聖賢啦!”

秦星這才明白是怎麼回事。

“老先生不必自愧,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如今老莊當道,朝臣信奉無為而治,老先生更該懂得韜光養晦之道。”秦星勸道。

“儒士崇仁,士可殺不可辱,以儒學傍身,卻要以老莊之論教化世人,更何況——”董仲舒偷偷看了看門外,“據老夫所見,小皇子就是未來的太子。”

秦星示意董仲舒不要再言。

“老夫深知這是振興我儒門的好機會,只可惜老夫有嘴難開,有志難酬啊。”

秦星笑了笑,給董仲舒添了杯茶。

“秦星儒學修為有限,但以秦星愚見,儒門之學與老莊之道似有相通之處。”

秦星的話說完,董仲舒放下了茶杯,呆呆地看著他。

秦星示意老頭喝茶。

“老先生飽讀聖賢之書,該知道觸類旁通的道理。”

秦星的話引起了董仲舒的興趣,他身體微微前傾。

“老朽洗耳恭聽,願聞秦星同門高論。”

秦星笑了笑,呆了片刻。這片刻中,他仔細在腦子裡把“天慧”系統的觀點默了一遍。

“據秦星所知,至聖先師與老聃李耳有過坐而論道的往事。既然兩位先賢都能互相敬畏,我等後學又何必涇渭分明瞭。”秦星道。

“秦星同門所言有理啊,只可惜有此門戶之見的並非真正的學人,而是朝堂之上的國之重臣。學人之間的是非辯駁,本無相輕之意,後來的互相傾軋都是無奈之舉。”董仲舒回道。

“老先生可知學問無錯對,君子相時而動,學問為時而興,此消彼長,皆由時勢而定。”秦星笑道。

董仲舒眼神遊離了片刻,重新匯聚到秦星臉上。

“大漢立國之初,接下的是暴秦留下的爛攤子,天下百廢待興,十室九空,高祖皇帝奉行無為而治,於民休養生息,是明智之舉。也正因為如此,才有瞭如今的天下太平,國庫富足。”

秦星喝了口茶,繼道:“可如今,我大漢面臨的問題已不是民生凋敝,國家貧瘠。草原大漠之中,匈奴對我虎視眈眈,朝廷雖有歲供和親,但匈奴人慾壑難填,時時侵擾我邊境。現在,這些當年的疥癬之疾已經成了我朝的心腹之患。”

秦星頓了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一不小心原來自己才是列強

乘陽

都市極品猛男

北冥小妖

天劫:重生未央宮

培心堂主

毒妃權傾天下

湛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