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頭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9章 刺李,我的諜戰歲月,豬頭七,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桂枝。”譚平功看著妻子,長長嘆了口氣,“以我的人脈,想要秘密聯絡上重慶方面的人,確實不太難。”
他低頭看著茶盞出神,“相信重慶方面會非常樂於接收這筆款項的。”
譚太太名桂枝,鄭桂芝。
聞聽丈夫之言,譚太太高興的點點頭,“老爺,事不宜遲,明天就……”
“可以做,卻不能啊。”譚平功說道,“我受潘老弟所託,要將這筆錢親手交到新四軍手中。”
譚平功本來猶疑的神情似乎也隨著這番話變得堅定,“受人之託,此為個人義氣,國難當頭,我雖怕死卻當不畏犧身,此乃家國大義。”
他抬起頭,看著自己的妻子,“桂枝,我蹉跎半生,與銅臭為伍,也難言造福桑梓,若是再做這有愧友人之義、違背家國大義之事,恐日夜難寐,餘生不得安穩。”
譚太太也是動容,她看著自己的丈夫,這位埋頭商事,甚至有些錙銖必較的丈夫,那事事圓滑的面孔,此時此刻竟然有了一股難以言表的氣勢。
“老爺,聽您的。”譚太太說道。
“就恐會連累你和家裡。”譚平功苦笑一聲說道。
“夫妻本一體,國難當頭,豈有獨戶苟存之理。”譚太太也是堅決果敢之人,在丈夫作出決定之後,這位紹興府當年的大家閨秀也是莞爾一笑中,頗有幾分巾幗之英氣,“老爺是一家之主,聽您的。”
“得妻如此,夫復何求!”譚平功握住妻子的手,連連說道。
他看著妻子,“我會想辦法去聯絡那邊,桂枝你帶著念兒且暫回餘姚老宅。”
譚平功知此事兇險,他雖心中驚懼然則義之所在,不可不為,卻是擔心家人。
目前上海這邊除了妻子外,還有幼子,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安排她們娘倆帶著家中下人暫回餘姚老宅。
民國二十六年十二月下旬,杭州淪陷,國軍退至錢塘江南岸一線守衛。
此後至今,約一年半的時間裡,敵我態勢為:
錢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地區,由日軍佔領。
錢塘江以南的紹興、寧波、金華、衢州、溫州、餘姚,麗水等廣大地區,仍為國統區。
其間在錢塘江南岸有一些戰鬥發生,但國黨軍隊基本能控制錢塘江以南、以東的廣大地區。
寧紹地區緊鄰錢塘江,戰時前線。
餘姚地區在寧紹後方,當更加安穩一些。
聽到譚平功這般說,譚太太臉色變了,她擔心的看著丈夫。
不過,譚太太終究不是感情用事的無知宅婦,當此國難當頭、民生飄零之時,便是面臨生離死別的場景,似乎也逐漸習以為常了。
“我就對外說要準備回祖宅春祭。”譚太太點點頭,“這幾天就吩咐家裡去採買物品,以備歸鄉之用。”
“甚好。”譚平功點點頭,他看了一眼比自己年輕十餘歲的妻子,心中愈發滿意,餘姚鄉民常說他譚平功豪擲千金娶桂枝是看上了其顏色,卻哪裡知道自己這位妻子秀外慧中,當得上巾幗鬚眉四字!
“你之前不是說要去霞飛路的那家成衣鋪子訂做衣裝麼。”譚平功想了想說道,“這兩天就去訂做兩套衣裝。”
“既然準備歸鄉,宜早不宜遲,這幾天就回去了,現在去訂做衣裝,時間上也來不及。”譚太太搖搖頭。
“訂做夏裝,交了定金,就說等從餘姚老宅回來後取。”譚平功沉聲說道。
“曉得嘞。”譚太太顰眉,她本便是聰明伶俐之人,即刻便明白丈夫的意思了。
此舉意在迷惑外人。
……
車子緩緩地行駛在霞飛路的夜色中。
車簾是拉上的。
在一個巷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