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梅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為什麼活著,唐朝觀世音,我就是梅人,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韋馱:“多謝菩薩,我也沒把那當回事兒。既然連菩薩都在幫我們,我要千萬感謝您。”
韋馱娘:“兒啊,你有這份福氣,就是一輩子打光棍,為娘都心滿意足了。”
老艄公:“韋馱,對建橋之事,我年齡大了,天天又要累於渡人,還是由你來做。”
觀世音:“架橋修路。積永世功德,你就不違吧。”
韋馱:“小生也只是一個石、木匠,架橋,可是大工程,馬虎不得,唯恐不敢勝任。”
觀世音:“你卻不必有顧慮,管錢之事就由船大伯負責。這建造之事,我去給你請來魯班大師,你看如何?”
韋馱:“菩薩,若你請來魯班大師,我敢當大任。”
觀世音:“我們投錢招新之事,你就別放在心上,以後我會幫你成就你想成就的事業。”
老艄公:“這豈能放在心上。韋馱要謝你菩薩才是。”
韋馱:“菩薩等橋架成之後,我一定跟隨你去學法,為人間多辦好事。”
觀世音:“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江面上。韋陀在指揮修橋。
魯班:“徒弟,我這師兄師弟都給你要來了,你就抓緊修吧。”
韋陀:“謝謝師傅,只是這合攏的時候,還得您親自來幫忙喲。”
魯班:“架橋修路,是給子孫的善德,我當然前往。”
大橋竣工,成千上萬的老百姓,從橋上走過。人們喜笑顏開。
韋陀:“老大伯,這還有些元寶沒有用完,你就去發給那些需要救助的人吧。”
老艄公:“這不可以,我要在這江邊建一個天池,把江裡的水引來,從這裡繞個圈子再流回去,中間建一座蓮花臺。天池建成。夜晚一輪明月映入天池,水清澈透剔。韋陀來到天池邊。
天池中蓮花臺上端坐著觀音。
白居易:“須知諸相皆非相,若往無餘卻有魚。言下妄言一時了,夢中說夢兩重虛。空花豈得兼求果,陽焰如何更覓魚?攝動是禪禪是動,不禪不動即茹茹。”
韋陀:“師傅,這又是你的新作。”
觀世音:“這可是白居易的《讀禪經》。”
韋陀:“白居易可是佛經的詮釋者呀!”
觀世音:“華夏民族的精神是博大精深的。春秋的孔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就是高境界的佛理。”
韋陀:“弟子,才看你單坐蓮臺,想起了很多事。”
觀世音:“什麼事,說來聽聽。”
韋陀:“你到處行善積德,大家都給你取了很多名字,可我覺得還是這名字好。”
觀世音:“什麼名字,你說說。”
韋陀:“夜夜池上觀,禪身坐月邊。虛無色可取,皎潔意難傳。若向空心鳥,長長影正圓。”
觀世音:“這是皎然和尚寫的。”
韋陀:“這《水月》,來形容師傅,比什麼名字都好,我看你就是‘水月觀音’。”
觀世音:“看來韋陀有長進啊!”
洛江岸上,觀世音:“韋陀,你這次修橋,做的很好。當初為了修橋,你投錢擊中了我。這也是一種緣分。你是一個善良、有能力、有擔當、又明事理的人,願不願隨我到普陀山去?如果願意,我將讓你修成正果,做一個護法神。
韋陀:“有菩薩願意帶我去,我當然願意,求之不得。只是,我要去給我老媽說清楚。”
觀世音:“那是當然,你母親年歲已高,一個人在家會不會顯得寂寞?”
韋陀:“這我就去問他老人家。”
韋陀家內,老母親正在縫補韋陀的衣衫。
韋陀:“娘,這次修橋,多得菩薩的幫助,讓我了了心願,也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