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同生,御井烹香,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橙橙的光芒,彷彿像是一輪圓日,其下的寶座象徵意義更濃,無論用任何辦法都不可能攀登上去,它被青銅襯座託舉在虛空中,尺寸大得超乎常人。這寶座華麗得讓人顫慄,讓人心生疏遠,設計之處也許就是為了讓人畏懼這無上的權力,但今時今日只能更讓人發笑,“一種虛偽、惡俗的感覺?這座教堂用盡全力,好讓自己顯得偉大又威嚴,但不知怎麼失敗得很滑稽,它越是華麗就越強調出這些矯飾之下的骯髒。”
“確實是用力過猛,牛皮吹得過大,自己又做不到,這種信仰的精粹就只剩下滑稽了。就是最虔誠的教徒也可能不會欣賞這聖座,他們指望的是寬憫,這座教堂想要的卻只有威嚴,就像是那座穹頂——也許比聖母百花大教堂更大,但卻絕不會比它更美。”
聖彼得大教堂在各個緯度而言都堪稱巨大,也的確極盡華麗,也因此絲毫不能觸動人心,貝尼尼的青銅華蓋矗立於教堂中央,傳說中聖彼得就安葬於此——這傳說,和聖母無罪始孕、耶穌復活一樣,最有教養的態度是閉口不談私人感情,轉而讚賞那精湛的技藝。
“崩壞的信仰大概就是這樣,聖彼得大殿是他們窮盡所有力量,打造出力證信仰永恆的聖地,但本身就是信仰崩壞的最佳證明。美國人也差不多,技術越來越好,系統越來越精湛,但作業系統的人不行了,美國夢唱了這麼多年,現在逐漸失落,找不到信仰,人就會變得危險,斯諾登、雷頓——現在已經沒有美國夢了,雷頓接觸到的都是他這樣的人,用盡一切努力卻還是恐慌地發現自己的階級在逐漸下沉,你要讓他為什麼犧牲?”
他們在聖彼得大殿閒逛,點評著那些精緻的雕塑,從藝術品收藏的角度來說,梵蒂岡的確是文藝復興最大的寶庫,“貝尼尼還有許多作品留在羅馬,四河噴泉與破船噴泉都比這兩件大作更美更動人,但我更喜歡他的《大衛》,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固然無可挑剔,但貝尼尼的《大衛》卻更激烈——更能打動觀眾。”
偶爾也談談雷頓,就像是閒話家常一樣隨便,傅展說完h又去說貝尼尼,這話卻比長篇大論更寬慰,李竺漸漸不想那麼多了,也習慣了風險在外的感覺,“我也更喜歡四河噴泉,它的象徵和隱喻都很迷人——更重要的是它在羅馬,梵蒂岡的一切好像的確都過分正經。不過,米開朗基羅還是更勝過貝尼尼——米開朗基羅是不屈的,貝尼尼就不一樣了,這些其實從作品裡都能看得出來。”
傅展笑了一下,“是啊,不屈的米開朗基羅——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喜歡什麼樣的藝術家,這其實都沒法瞞過人的,是不是?”
他的語氣慣常是有些嘲諷的,李竺瞟瞟他:又在嘲笑她下不了手殺h。其實如果他執意要殺,她還能怎麼樣?他一直在嘲笑她的堅持,至少是對此不以為然,可她也想提醒他,他也喜歡米開朗基羅——什麼樣的人就喜歡什麼樣的藝術家,這是他自己說的。
但她終究沒說出口,只是暗自一笑,不知怎麼忽然又高興起來,抓住傅展的胳膊抱在懷裡,把頭靠上去蹭蹭。
“你瘋了?”傅展問她,但也沒把手抽走。“怕不是這幾天大喜大悲的,精神已經有點不正常了喲?”
“愛說什麼就隨你——我因為不用偽裝高興,行不行啊?”
放過h還有一點好,他知道系統在羅馬,尤其是梵蒂岡的能力並不強。梵蒂岡當然也用電腦,也有監控,但攝像頭並不多,而且,美國是個多民族為掩飾的清教徒國家——至少上層是這樣的,基於宗教信仰的原因(很荒謬,是的,h也這麼覺得),稜鏡沒有大肆入侵梵蒂岡的電腦,搜查教皇國的隱私。所以,傅展和李竺得以不穿假體,只是稍微化化妝掩蓋膚色,就能在城國裡到處晃悠。按h的說法,這裡遊人如織,凡是人流量過大的點,稜鏡的表現都不會太好。
這對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