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花淺自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詭異的村莊和戲曲,洪覆,哀花淺自矜,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展的不斷改變,這個所謂的‘顧義戲曲’已經變更了大量形式。
本來屬於上元節的專門慶祝演出,變成每月一次的當地特色活動;本來需要在白天舉行的,也改成了夜間進行,這一切都讓人感到有意思。
只有白靜遠內心微微起疑,感到一絲不對勁的氣氛,而這個氛圍在伴隨夜晚降臨後,愈發擴大
看著村裡邊家家戶戶門上貼著的一些黃紙,還有一些大紅燈籠,顯得此地雖然光亮不少,但是卻帶著一絲詭異之感。
暗暗留意村裡的人們,發現對方正在廣場附近化妝,看著有些猙獰凶煞的臉譜,白靜遠恍然大悟,原來這座村子的演出活動是‘儺戲’。
儺(nuo二聲)戲,又稱鬼戲,是漢族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戲以面具為其藝術造型的重要手段,內容多與宗教鬼神有關。
儺戲表演者,按角色戴彩繪面具,俗稱“臉子”,分列為一未、二淨、三生、四旦、五醜、六外、七貼旦、八小生。
其表演俗稱“跳儺”,場面多伴以鑼鼓。
代表劇目有《捉黃鬼》、《孟姜女》、《薛仁貴徵東》、《龍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耳熟能詳的節目。
可以說儺戲是歷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
掃視整個村莊,確實有點神秘的意味,而且那股不安的感覺始終圍繞周身。
悄咪咪不動聲色的靠近玉稚,在其三步遠的後面保護對方,同時藉助人群的掩護,不斷觀察這個有些詭異的村鎮,和即將上演的劇目。
聽著旁邊人的介紹,知道這次演出的節目叫做——《捉黃鬼》。
《捉黃鬼》是一出沿街演出的啞劇,屬對戲範疇。
其角色有閻羅王、判官、大鬼、二鬼、跳鬼和被捉拿的物件黃鬼。
黃鬼既是洪澇、蟲害、疫病等災異的人格形象,又是人間忤逆不孝、欺負弱小等邪惡勢力的代表。
透過對黃鬼的極刑處置和上述一系列儀式,表現了老百姓戰勝自然災異,確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世道安寧的美好願望,同時對人們進行尊老愛幼等倫理道德教化。
感受到其中包含的人定勝天和對道德教化的意味,白靜遠暗暗點頭,這種願景是極好的,也許是之前這種儺戲看得少,所以有些大驚小怪了。
把內心的不安甩去,白靜遠和玉稚兩人也不再冷著臉,開始討論這種古老傳統的儺戲發展史,一時間也是聊得熱火朝天,興奮異常。
殊不知,在暗處,一名粗布麻衣的青年眼睛滴溜溜的盯著前方的白靜遠和玉稚二人,英朗俊秀的臉上帶著一絲怪異的笑容,悄悄的跟了上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