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前因後果(2)
季言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3章 前因後果(2),穿越到西北邊陲種田養殖忙,季言歸,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慕玖前世雖然沒有做生意,但她知道,在外做生意,切忌失信於人。
收了別人的定金卻沒有及時上門去給別人砌火炕,這不就是失信於人了嘛?
萬一他們這“騙定金”的行為傳了出去,他們兩村砌火炕隊共二十九隊好不容易傳出去的名聲就要毀於一旦了。
就更別說繼續靠砌火炕的手藝賺錢了!
“我們隊十人想到了這點,個個都急得早飯都沒吃,李隊長就安排了三個兄弟去昨天砌了火炕的人家問賬本有沒有落在他們家……”
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
“李隊長,要不我們拿著一面銅鑼,直接去前天攬生意的街上邊敲鑼邊喊,就說我們不小心將收了定金的客戶名單給弄丟了,讓那些下了訂單的人主動來聯絡我們?”
胡大猛邊講邊回憶當時隊裡有人站了出來,提了這樣的意見。
不過最終還是被大家否定了。
這定金可是按照每戶砌火炕總工錢的三分之一收的,但凡你去大街上這麼吼一嗓子,絕對會有數不清的愛佔便宜的人主動來找他們,說他們都是已經交了定金的。
如果去的話,他們就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工錢!
最後你一言我一語,先決定大家暫時在租住的小院裡待兩天,看看有沒有人主動上門來找他們自報交了定金,卻遲遲沒有人去他們家砌火炕的。
當初接訂單時,他們是告訴了客戶他們這十人暫時在這固原縣縣城落腳的具體地址的。
只是很詭異的是,他們十人在小院裡待了好幾天,竟然都沒有一人上門來找他們。
直到第五天,他們這一隊人心裡實在是憋不住了,就出了小院出門去打聽。
這一打聽,可就打聽到了一點訊息。
他們隊伍裡的兩人在固原縣一個住著普通老百姓的巷子裡,聽到有人討論砌火炕的事。
那幾個在聊天的婦人剛開始是在聊天氣,然後聊到下個月月底要大降溫後,她們自家有沒有新做厚棉衣、厚被子。
幾人聊著聊著,自然而然的就提到了各自家中剛砌的火炕。
一提到火炕,這些婦人們又都有了話題,畢竟這火炕是近來幾個月才在大西北盛行的。
一婦人說有了只燒少量柴草或者砌火炕時多加一個炕灶光做一日三餐順帶就能取暖的火炕,今年冬日就能省了做新棉被、新棉襖的錢。
這裡冬季氣溫實在太低,穿舊的棉衣棉褲,睡舊的棉被都抵禦不了這樣的寒冷,所以為了活命,每年他們家家戶戶都會花一大筆銀錢換新的棉衣棉褲和棉被。
條件差一些的,也得買一些新的棉花絮在那些舊棉衣棉褲以及舊棉被裡面。
現在好了,家裡有了火炕,只要他們不出門,這做棉衣棉褲和棉被的一大筆銀錢就能省去了。
其他婦人都很是同意這位婦人的話。
然後她們當中又有一婦人抬頭看了看天上曬人的太陽,聊到了現在天氣如此暖和,只可惜,她家的炕都砌了四五天了,還沒有機會燒火炕試試是不是真的能讓房間變得那麼熱。
這聽了一會子牆角的兩人打聽到了這些訊息發現有些不對勁兒,立馬回到落腳的小院,將聽到的內容與後面回來的人講了。
因為現在還是初秋的天氣,對於西北邊疆來說,依舊算是溫度很高的天氣。
他們給主家砌了火炕後,明確表示會在第三天安排一人來燒一次火炕,試試砌的火炕取暖效果好不好?這新砌的火炕有沒有什麼地方需要改動的?
胡大猛講到這裡了,也主動向大侄女解釋了一句:“玖兒,你也知道,咱們兩村這二十九支砌火炕的手藝之所以能傳遍整個西北邊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咱們的後續工作做的好,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