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一章 六百里加急 倭銅,順明,特別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無非是正常的任命罷了,這意義當然是有很大的不同。
這時候,吳三桂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被遺棄在關外了,廣寧前屯衛到山海關之間地地盤實在是太侷促了,滿清韃子要是再發動一次攻勢,恐怕自己撤退都未必能組織起順利的撤退。而且地盤一少,又多了許多需要自己花錢供養的軍隊,連錢財軍需上也是窘迫起來。此時的吳三桂反倒是盼著李孟能儘快的來動永平府。
反正眼下的局面都已經是如此了,不如等那李孟過來,讓自己這邊能鬆一口氣,聽說山東不光是兵丁能打,更是富可敵國。
可不想對方插手的時候,山東要派兵過來插手,等盼著山東過來了,那齊國公李孟的兵馬卻還在徐徐地準備。
河間府這邊和南直隸那邊不同,南直隸那邊根深蒂固地大族和士紳不少,地方和官府,甚至是地方和綠林都是彼此勾結,各種關係複雜的很,遷移發動全身,只能用雙方合作開發地方法來做。
而北直隸這邊不同,大地主和大莊園主,基本上都是皇親國戚的產業,現在這些人聽聞齊國公李孟的兵馬過來,誰還敢在河間府繼續的停留,別人或許能和山東李孟妥協投靠,但是這些皇親國戚的利益那都是和大明朝廷緊緊的聯絡在一起,一損俱損的,和齊國公李孟那真是勢不兩立的死敵。
山東兵馬過來,這些人當然是要走,金銀財寶或者是能帶到京師裡面,可那些田產莊園自然是留下了。
更不用說阿巴泰率領的韃子兵馬在河間府造成的破壞,大批的平民百姓流離失所,所以這河間府對於山東兵馬來說,可以說是大片大片的荒地和“無主”的田地。
兵災一過,很多平民百姓,中小地主返回家鄉,卻突然發現他們耕種了多年的土地。現在已經變成了“荒地”和“無主田地”。
既然是荒地,那山東地屯田田莊自然就要過來規劃,按照府州縣地域區分來分出大大小小的屯田田莊,對那些貧民百姓來說,想要活下去,就要成為山東屯田田莊的屯田戶,失去人身自由,成為半農奴。
這是個殘酷的政策。原本的自由民被剝奪了自由,成為半佃戶半農奴,這時候河間府不過是三千左右的兵馬,由王韜率領,而在山東的後續部隊還在改編整訓,萬一出了亂子,那可就是大麻煩。
王韜率領的兵馬嚴陣以待,濟南府地老營馬軍也是做好準備。只要是有屯田戶作亂,那立刻是出兵鎮壓。
山東的屯田田莊政策,從來都不是什麼慈善的政策,這個政策是為了在大明的統治系統內另外搭建一個格局,更有效率的把膠州營統治區域的人口和土地利用起來。一切一切的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膠州營作戰的時候軍糧不缺,動員地時候,兵源不缺,至於救活了大批的流民難民。這不過是副產品。
所以這個屯田田莊在山東是德政,在南北直隸就未必是德政,大部分小土地持有者的田地被掠奪,原本的平民百姓,甚至是稍有資產的中小地主,都被變成了沒有人身自由地半農奴。
得利者只有山東的軍官集團和豪商們,但出乎山東意料的是,這樣的政策居然沒有引起太大地反彈。
仔細詳查之後才知道。南北直隸儘管年景很好,又算是太平,可土地兼併極為的嚴重,絕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是在做佃農,或者是把土地質押給地主代為管理,對於這些人來說,給地主做牛做馬,未必有溫飽。和給膠州營的屯田田莊做牛做馬。有可能有溫飽,相比起來好像是沒什麼分別。
好像是給屯田田莊做屯田戶更加的合算一些。至於那些有身份有田產的中小地主,也就所謂計程車紳們,他們的人數太少了,根本掀不起什麼風浪。
可屯田田莊地設立,卻並不是什麼能迅速起來的事情,在這之前,膠州營並不會再往北進。
相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