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二章 得益者 去永平,順明,特別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被統合了過去。青壯牧民都是被按照八旗的編制劃分,如果有入關。必然是韃虜大軍的正式軍事行動,這種零星地馬匪,這三四十年反倒是少見了。
馬匪的傳聞之所以如此巧合的出現,想必和山東的設立屯田田莊相關,在天津三衛和靜海之間的那個屯田田莊儘管是初設,可大批的貧民百姓被整合到了一處,並且嚴格管理,統合訓練,很快就已經成為了一支力量。
河間府本來已經沒有官兵,這屯田田莊成立也就成立了,可這等的田莊如果在永平府也是建立起來,一支力量也會跟著建立起來,原本依仗地頭蛇身份勉強具有的優勢,馬上是蕩然無存。
這屯田田莊對貧民百姓或者是有好處,可對於那些軍將、地主卻沒有什麼收益,特別是在河間府建立田莊和山東不同,很多地方都是依靠強力來圈佔土地,很多地主地土地都是被圈去,直接破產。
看到了這樣地場面,不管是薊鎮的軍將還是永平府地士紳們都是對膠州營畏之如虎狼,生怕山東兵馬進駐之後,自己也會像河間府的那些地主一樣的下場。
山東的實力在那裡,而且又有朝廷的命令,他們能做的也就是儘可能的拖延,等待時機形勢的變化。
這馬匪橫行的傳聞,想必就是拖延的招數之一,可山東兵馬又怎麼會被這個事情嚇到,河北總兵張江在八月初就派出了第一支隊伍,差不多有五百人左右的先遣隊,對外的名義也是冠冕堂皇,這些人是為了進駐永平府的大軍作準備,選擇紮營的地點和軍需的籌備等等。
五百人,四十多輛大車,帶隊的是一名團副守備,姓張名坤,是河北總兵張江的遠房堂弟。
目前在山東唯一能勉強稱得上是將門的,也就是張江和他的一幫親戚,在靈山衛所的老軍戶張林,他的子侄親戚,在膠州營中服役的特別多,因為本來就有軍事基礎。又有相對不錯地家境,特別適應膠州營的體系。
河北總兵張江這一族之中最為顯貴的,其餘大部分都是在把總和團副守備的位置上打晃,差不多有十幾名的樣子,在膠州營中對這個也有個小綽號,叫做“張家將”,不過張家人對這個名稱很是忌諱。而且儘可能的不在一個軍中,以免遭受到猜忌。不過這倒也不是有意為之。
這年代都是大家族,男丁興旺的也平常,又是張林這種世代軍戶出身的,能有這樣地局面倒也是平常。現如今山東兵馬最親貴的大將——兩淮總兵馬罡,本來和張江差不多的家境,可人丁比較稀少,至今也只有一個遠方的兄弟在登州軍中做把總,比不了張家的規模大。
儘管李孟對這個現象沒有表態。可在孫傳庭和袁文宏那邊,對這個可是卡的很嚴,如果在同一團中,有兩名張江的族人做軍官,那肯定要調開。同一從屬下,如果有擢升軍功的事情,一般都是要打回複審,並且從嚴地考核。
公孫先生和袁先生幾次和大帥諫言。說是山東之軍隊,乃是大帥一人之軍隊,切莫被外姓人把持,大帥對此笑著回應,山東之地,唯才是舉,舉賢不避親,要是他們家人有本事。全部當軍將又能如何。
這個事情細節如何不可知,甚至真假都不可知,但這個在極小範圍內的傳聞,卻傳到了河北總兵張江的耳中。
對於身在高位來說的張江,這個訊息能傳到他耳中,本身也就說明了些什麼,張江所能做的也就是更加嚴格地要求,每一個經自己手提拔起來的同族軍將都是完全靠得住。都是優秀的人。
這次領隊的張坤是張江這一族中除卻張江之外。地位最高地軍將,自然也是表現的頗為優秀。有被提拔到這個地位的資格。
張坤今年二十八歲,他原來是兗州軍中的一名把總,山東兵馬在河南的歷次大小戰鬥他都是參加過,一路積功提拔,在兗州軍的時候已經是做到了營千總,這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