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順明,特別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使批下若干石鹽的份額,准許鹽運使拿著這若干石去兗州府販賣,賺來的錢歸他自己。
鹽運使要賣多少鹽,居然是要下面的巡檢司批出份額,也算是大明曆朝僅見的奇觀了。
人如果幾天沒有吃鹽,就要渾身痠軟無力,並且會患上各種的病症,天下大災是大災,這鹽的銷售到還沒有受到什麼大地打擊。
現在李孟控制著山東地全部鹽場,還有南直隸差不多兩成的鹽場,這些都是他重要地資金來源。
魯鹽的銷售,除卻山東本地之外,河南開封、歸德、彰德、懷慶四府,以及北直隸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滄州府,都已經是完全的滲透了進去,不過幾乎是魯鹽產銷的極限了,畢竟販賣給鄭家的私鹽也必須要保證。
實際上,上面所說的那些地盤的外圍,甚至是山西和塞外的蒙古,都對鹽有需要,那些地方,就只能是交給淮鹽,或者是更準確的說是方家來做,膠州營賺個過境的錢罷了。
但在膠州營開始販鹽之前,這些區域的平民百姓吃的是質次價高的官鹽,私鹽因為利潤少,甚至很少販運到他們這邊來,膠州營大規模的販運以後,各地再也沒有什麼吃鹽難的問題,倒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從某種意義上講,膠州營倒也是做了點好事……
不過,在十月中旬之後,在兗州府全境,以及東昌府靠南的某些州縣,鹽價開始上調,同時,武裝鹽丁除卻保證排查工作不能耽誤之外,大部分的力量也開始朝著劃定漲價的範圍靠攏。
膠州營駐紮在各地的騎兵馬隊也都是集中起來,隨時準備支援武裝鹽丁們的行動,魯南、魯西的鹽價一漲,肯定會有人想著把淮鹽販賣進來,以方家為首的那些大鹽商當然不敢,可架不住下面地人動心。
所以鹽丁和士兵們都是作好了準備。嚴加防範。
這魯西、魯南鹽價高漲的決定,兗州府和東昌府兩處的官民都是怨聲載道,心想山東這才是太平幾年,今年李大帥打仗之後,回來就這麼多事情,又是排查奸細,又是鹽業漲價,好像是突然轉性一樣。
李孟系統的文武官員。剛開始的時候覺得這政策委實是不合時宜,現在鎮東將軍李孟應當對山東境內的軍民結以恩義,收攏人心才是,怎麼能做這種讓人怨言的事情呢!
但這種疑問再稍微一思考之後,就是琢磨過味來,這才是給膠州營賺取最大利益的手段,不管是從經濟方面,還是從人心方面。
鹽價地微調。政策的稍微變更,卻有這樣的好效果,卻明顯不是自家大帥的手筆,看起來也就是那鐵面人公孫先生的主意了。
“山東鹽價各處差不多持平,齊魯百姓想必認為吃這平價鹽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李大人雖然有心施恩於民,但在這處處持平的局面下,眾人根本感覺不出來。”
在和李孟參加過一次鹽政和靈山商行的彙報之後,回到李孟地居處。孫傳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現在他的住處被轉移到緊鄰李孟內宅的所在,方便每日一同行動,商議事情也是方便。
“據老夫所知,大帥的屯田田莊在東昌府南和兗州全境也就是零散幾處,佔大頭地還是其他幾家,這件事情老夫沒說錯吧?”
李孟點點頭,孫傳庭雖然是歸附。不過這稱呼上卻還沒有什麼變化,但這就讓李孟頗為的高興了,一些禮儀上的細節也就忽略不管。孫傳庭所說的這些他根本沒有去深想過,百姓買鹽,膠州營所賺地不過是一點點,許許多多的一點點彙集起來,自然成為巨大的收入和利潤,薄利多銷。這就是膠州營所做的。
但看孫傳庭的態度。明顯是對這個提出了異議,這應該是孫傳庭第一次對膠州營的某項政策提出自己的意見。李孟非常的感興趣,孫傳庭看到李孟專心致志地聽,也是說的愈發認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