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火器 城中,順明,特別白,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年多過了些安生日子,每天回家的時候看著老婆帶著笑臉,孩子吃的飽,長得壯實,這種感覺比起在遼東和登州的顛沛流離,日子就是天上地下。
所以他對於李孟交辦下來的打造火銃的任務特別的用心,不過卻沒有想到李孟的要求這麼古怪,明明自己打造的就是遼鎮的標準了,可這位李大人還是不滿意,而且常常提出一些看起來很莫名其妙的要求。
郭棟自覺所打造的火銃已經是精益求精,從前那裡會拿著細銼去打磨槍膛,炸膛就炸膛,反正不幹自家事。
李孟開了幾槍之後,院子裡面充滿了硝石火藥的氣味,他搖搖頭,把火銃丟給郭棟,開口詢問道:
“弓箭能射多遠?”
“若是咱們自己做的弓,五十步之內有準頭,百五十步之內可以傷人,大人,戰陣廝殺,還是這弓箭最為好用……”
“若是這火銃百步之內有準頭,能做出來嗎?”
在場的工匠沉默了會,互相小聲交流了幾句,郭棟遲疑著說道:
“倒也不是步行,不過大人,要是這樣的火銃,怕是要有十幾斤上下啊,那就不能拿其他兵器了,這是不是……”
聽到這個回話,李孟瞪大了眼睛,驚訝的看著郭棟,心想這話是什麼意思,郭棟看著李孟的神色,還以為自己說錯了話,連忙的解釋說道:
“戰場之上,大軍也就是打一次火銃,就要拿著兵器衝上去啊,行軍那裡背的動!”
“還要背其他的兵刃?”
面對李孟的愈發驚訝,郭棟的底氣倒是愈發的壯起來,他是覺得李孟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想起李孟這裡普通鹽丁也能拿足餉足糧,想必是看了不少兵書定製,所以有這些奇思妙想,當下開口說道:
“咱們大明軍制,原說是鳥銃手上戰場都帶著一把短刀防身,可每次和外敵交戰,總是敵人沒到跟前就是發火,結果彈藥打沒,敵軍也沒有打到,衝到跟前,對方都是長槍大刀,用那短刀也無法防身,再說,火銃也經常炸膛啞彈什麼的,所以鳥銃手都是帶著長矛和大刀,這些東西的份量就不輕快,算上火銃更是沉重了,為了方便咱們都是講究鳥銃不能太重。“
聽到郭棟的解釋,李孟臉上表情頗為的精彩,這真是讓人哭笑不得,要是這麼做我還要火銃有什麼用,明明是官軍膽小,匠戶沒有勞動積極性,結果約定俗成的竟然成了規矩,這就是標準的陋習,當下肅聲說道:
“別管重不重,十斤二十斤的要是我的鹽丁舉不起來,那也不用做鹽丁了,有需要花費銀子的地方,你們和你們家眷有什麼缺少的也來找我,這是大事,不要怠慢了。”
儘管這些遼民鐵匠每天都是在這裡試驗打造,可他們心裡還真是不覺得這件事值得如此的看重,但聽到李孟說的鄭重,想起李孟給他們的好處,各個也是凜然的答應下來,把口徑加大實際上容易,做比較大的東西總比做細小的要省功夫。
崇禎七年的六月份,膠州城官場和民間在傳揚兩件事,一件事周秀才鄉試中舉,成為了這十五年來膠州城的第一個舉人,再就是李孟給顏知州家中又是送了幾件瓷器,根據識貨的人講,這瓷器可都是來自南直隸的上好貨色,平時也就是權貴豪門才購買的,價比黃金。
有李孟這麼一個鹽政巡檢著意的巴結,錢財權勢都是不會少了好處,不過顏知州卻不覺得如何高興,誰要是在他面前談起這件事,一向是和氣的顏知州保管是把臉拉下來,大家都是稀裡糊塗。
不過一向是不欺壓百姓的顏知州難得厲害一次,派知州衙門的衙役查封了膠州河邊的一家瓷器鋪子,真是讓大家都摸不到頭腦。
也有知情的人閒時聊起,說是那家瓷器鋪子早就不稀罕在膠州城賺的這點小錢,聽說巡檢大人李二郎在這個鋪子入了股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