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舌戰群儒(二),大周皇族,皇甫奇,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後備軍,這樣的征戰,正是訓練將士最好的時機。兵馬調動,向來有軍機處定奪。不用方雲操心。而且二十七營雖然偏安一隅,但卻厲兵抹馬,積極備戰,準備隨時開赴戰場。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名下將士,不懂詩詞,不作歌賦,亦有拳拳向國之心。一一然而先生大才,名下學生三千,不知入仕朝廷,報效天下。卻安居一隅,享受那風花雪月,虛名榮華,不知先生到底有何臉面數落方雲?”
韓燉臉皮躁紅,不能應答。
座間又有一人起身問道:(,方將軍唇槍舌箭,果然厲害。不過,封侯之事,關係重大。方將軍想要效那婦人之言,遊說六部和堂中諸人,告不可笑?,,
這人叫宋天道,一名在京,準備趕考的書生。自侍才狂,做過一些詩,頗受讚賞,文章也寫得風流,在京中士子中,頗有名望。書生之中,此人地位最高,所以六部挑了他過來。
“六部諸位大人乃是江山社稷之才,目光洞若燭火。又豈是誰能說服的了的。宋書生言及婦人之輩,語多貶斥。豈不知當今皇后也是婦人,卻有母儀天下之德。
當年伊侯也是婦人,卻有殺敵戍邊之功,連你一身皮肉,也是婦人所出。宋書生也敢恥笑婦人?,,
宋天道默默無語。
忽然又聽一人道:
“儒家綱常之道君君臣臣父父乎乎,不知道方將軍以為如何?,,
方雲瞧了一眼,認出是阮溫浩,乃是朝廷翰林院中儒士。
“儒家經藉代代傳承,自有其道理。”
阮溫浩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說得好!方將軍若是封侯,則方家有父子三人封侯。到時,不知道方將軍與四方侯如何自處?是平起平座,還是躬身行禮?若是平起平坐,則父子之道當如何?如是躬身行禮,不知置朝廷禮法於何地?,,
方雲聞言笑道:“君為臣綱,出則為王臣,自是平起平坐;父為子綱,入則為父子,自當躬身行禮。先生也是槍林院儒生,卻拘泥於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
阮溫浩頓時語塞。
突然又有一名儒士站起來,高聲道:(,方將軍所說,完全是強辭奪理,歪門斜道,不用再說了-方將軍以江山社稷之才自喻,已經是人所共知。然而自古江山社稷之才,均有經天偉地之才。方將軍出身學宮,更曾奪得元宵文試第一。我想請問,方將軍修的哪家的經典?又準備用哪家經典,去匡扶天下?,,
方雲循聲望出,認出是翰林蘇嵐。儒家的經籍流下來,不同的人解讀,就有不同的流派。上至中古大儒,中至殷、商等前朝大儒,中至周朝大儒,凡此種種,天下流派經典浩如星辰。任何一派治世之學,都有優有劣,蘇嵐這是要將他從理論上擊倒。
方雲道:“尋章摘句,引經據典這是腐儒所為,又怎麼能安邦治國?而且方雲孰讀經書,也沒聽說,遠古三皇,上古五帝,這些震古爍今的聖皇修的什麼經典。就算是本朝太祖,起於草莽,不通詩詞文章,但照樣定下文武分治,恩澤百世的官制大計。一一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要在下,效仿那些死守經籍,得其形而不得其神的書生,身陷囹圄,困於筆硯,只知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麼?,,
蘇嵐立即無言以對。
方雲對答如流,侃侃而談,眾人不由盡皆失色。
堂上兵、刑、禮、工、戶、吏六部尚書也不禁面露異色,暗暗歎服。
“此子不過十六、七歲,年紀,能夠領兵在外,縱橫馳騁也就罷了。但儒家學問,唇辨功夫,一點也不差。在場眾人,哪個不是熟讀經書,桔窮經的人物,沒想到,居然讓他一個弱冠的少年,駁得面無人色!”
兵部尚書廖元儉心中想道。這不是他第一次見到方雲。不過,真正子拜到這個少年的不凡,這還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