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御九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4節,參天,風御九秋,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戰事,對於此事他一無所知,得買些酒水回來,嘗試自其他將校嘴裡套些訊息,免得事到臨頭倉促慌亂。
酒是好東西,可以增進情義,但酒也是壞東西,喝了酒之後往往話多,容易洩密,這些副將校尉雖然不知道即將有大的戰事發生,卻知道最近一段時間真人與上將軍因為是否進軍發生了幾次大的爭執,上將軍想要大舉進攻,而真人則認為局勢不明,不宜冒進。
眾人口中的真人自然是上清掌教燕飛雪,兩魏之間的戰事他之前在長安聽說過一些,本來並沒有道門中人參與,是西魏吃了虧之後,朝廷請了龍雲子出來領兵,東魏聽到風聲,便請了燕飛雪出來鎮場。
雖然都是受到朝廷邀請,卻也有樂意和不樂意之分,龍雲子應該是樂意出征的,因為早年曾經遭受過李朝宗的羞辱,他需要做一件大事來重振聲威,統兵東征就是最好的機會。
再看燕飛雪,她本身是個異類,對於人世間的事情應該不會很感興趣,她之所以出征是不得不來,人家的護國真人都來了,自己總不能一聲不吭,吃著國家的供養,總得為國家做些事情才行。
說白了,龍雲子是個主戰派,而燕飛雪應該是個主和派,至少她內心深處是不願摻和此事的。
但不願打仗卻不是燕飛雪不想發兵的理由,因為哪怕她不願打,既然來了,也只能打了,她不建議出兵,應該是有別的考慮。
‘局勢不明’是她不願出兵的理由,但眼下真沒什麼東西是不明確的,雙方有多少兵馬全在明面上,對方有哪些將校,糧草的供給是否充足她也清楚,既然這些都清楚,那有什麼是她不清楚的?她所說的局勢不明又是指什麼?
其他將校也在納悶兒為什麼雙方都在這裡乾耗著,誰也不主動出兵,以往從未出現過這種情況,凡事都有原因,但他們實在搞不懂對方和己方為什麼搞這麼一齣兒。
有些事情之所以看似毫無頭緒,是因為缺乏推斷的線索,與那些一頭霧水的校尉相比,南風多了一條線索,這條線索就是之前三宗明爭暗奪的龜甲天。
而今龜甲天的爭奪已經塵埃落定,除了他手裡的五片,還有四片被別人得了,目前能夠確定的是龍雲子手裡有一片,龍雲子手裡的那片並不是龜甲,而是那口漢代朝鐘,與漢代朝鐘相對應的太烏山的那片龜甲已經不復存在,龍雲子得了朝鐘就等於拿到了一片龜甲。
而當初蟾後背上的那片龜甲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上清宗得了,當時有很多人在場,訊息自然捂不住,至於剩下那兩片被誰得了,目前還不得而知。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局面,那就是龍雲子和燕飛雪都知道對方手裡至少有一片龜甲,這是能夠確定的,但還有不能確定的,那就是除了他們各自得到的龜甲,還有大量龜甲下落不明,即便二人知道他手裡有龜甲,也不確定他究竟有幾片,不確定他有幾片,就不能確定對方手裡有幾片。
龍雲子和燕飛雪此時應該是同樣的心理,那就是擔心下落不明的龜甲在對方手裡,而且他們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透過對龜甲天的參悟掌握霸道的法術,打勝仗的前提是知己知彼,而今連對方手裡有沒有殺手鐧都不知道就貿然出手,萬一捏的不是柿子而是刺蝟可如何是好。
此時的龍雲子和燕飛雪不但是同樣的心理,應該還在做同樣的事情,一方面抓緊時間推研天,與此同時加大對那些下落不明的龜甲的搜尋,只有確定天的真正歸屬,他們才能對局勢做出正確判斷,不然就是冒險,而冒險一旦失敗,後果就會非常嚴重,不是個人丟人現眼那麼簡單,還會影響本宗聲譽甚至是本國國運。
在此期間二人頻頻回國就是他們在搜尋龜甲的最好證明,如果不是為了調查龜甲的下落,他們哪能隔三差五的往回跑,除此之外他們也沒有回國的必要啊,總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