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章 ? ?,龍門範府小說,佚名,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又來了許多的窮學生,白天在祠堂裡授學還可以,晚上住宿成了大問題。雖說學生不怕苦說睡在祠堂不要緊,但祠堂有天井,冬天寒風刺骨圍著地墊床上墊著稻草頂個屁用。直重急得團團轉,方公子說:“要不搬到清口去?”直重搖了搖頭,“那兒離家太遠,外公照顧不到。”
? ? 外公可能年輕時吃的苦頭太多近期衰老的快,看著心疼吩咐冬梅把蘇州宰相府帶回的別直參蒸給外公吃。外公得知直重為了自己不肯遷往清口教學深為感動,他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 ? 第二天,鮑大帶著直重、方公子前往白崖寺拜見方丈。方丈看著直重隱隱約約好像在記憶深處有這個人的影子,便試探著問鮑大:“鮑施主,這位公子感覺既陌生又熟悉莫非我們前世有緣?”鮑大說:“正是!”一聲正是便沒了下文。令聰明絕頂的方丈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這,這------”
? ? 鮑大說:“他就是我外甥,當年在您這裡講學的蘇州範正路的兒子!”和尚一拍腦袋,“瞧我這記性,老嘍!難怪瞧著臉熟,像他爹的睿智,像他孃的俊俏,一個好後生啊,鮑施主好福氣!”
? ? 方丈把大夥兒請進方丈室,直重捐上十兩銀子的香資。方丈開口了,“爾等一行來寺裡不是為了拜見菩薩那樣簡單,也不是特地來看我的吧?”鮑大哈哈大笑:“看來啥事都瞞不了聰明的方丈。”鮑大便把直重在家上竺塢授徒的不便之事和方丈說了,“大師能不能像當年直重他爹那樣在貴寺另闢房子供學生讀書之用?”
? ? 不知方丈能否同意,直重手裡捏著一把汗。
? ? ? ? ? ? ? ? ? ###?四十七
? ? 沒想到的是方丈一口答應,“相傳白崖寺始建於三國兩晉時代,滄海桑田,寺廟屢毀屢建,最晚一次由附近十八社信民在唐初重建,四山裡算四社是本寺出資最大的施主。範公子能在本寺開帳授徒是本寺的福音是各地求學學生的福音啊!”方丈接著說:“範公子的學生到時中了舉人中了進士老衲也有一份功勞啊!哈哈哈--- ,出家人無慾無求,但範公子為國家栽培人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值得老衲高興。只是書院要取個名字,以後出去出息了也好有個說頭。”方丈把目光注視著直重。直重說:“院在寺中,寺在山中,山為白崖,四山之首,我看就簡單取名‘四山書院’,通俗易懂,簡單易記!” 大家紛紛叫好。
? ? 直重和方公子擊掌相慶。眾人在方丈室品茗聊天,方公子是品茗高手,“方丈大師,這茶茶湯清澈、香氣濃郁、滋味甘醇,不知是哪裡的好茶?”方丈又是哈哈一笑,“此茶採之寺院對面的白崖山頂,傳說是陳摶老祖所栽,清明日採的茶葉瞎子喝了眼睛也會睜開。”方丈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方丈還是一臉認真地說:“不是老施主我還不拿出來煮,此茶可寶貝了。”
? ? 方公子是喝過不少貢茶的人,對方丈的話覺得是故弄玄虛,“大師,這茶還沒選上貢茶吧?”“哎唉!選上貢茶我就沒這口福嘍!”大師喝了一口茶在嘴裡“呼囉囉,呼囉囉”久久不忍嚥下,一臉享受的樣子,“白崖山頂非一般人上不去,有人為採茶而摔斷手腳,我寺裡一百六十和尚也只有兩個武功最高強的人才上得去採茶,你說比貢茶珍貴否?婺州知府睦州知府來白崖寺我就沒有煮這茶給他們喝。”直重好奇,“這是為啥?知府來寺裡也是寺廟榮光的事,為啥捨不得茶葉?”方丈狡詐一笑,“萬一知府上貢皇上我以後屁也喝不上了。”原來方丈也自私,眾人大笑不已!
? ? 三天後的下午,直重領著眾人過塢口、穿嶺腳、翻越塔塔嶺然後再爬白崖山到山半腰的白崖寺。方丈早已組織和尚收拾好了。
? ? 白崖古寺位於睦州的建德和婺州的蘭溪兩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