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升鶴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6章 分赴各地暫離別,武林英雄譜,風升鶴鳴,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去了孫家鎮。

常光遠以前沒來過孫家鎮,他到的時候又飢又渴,在一家飯館吃過飯,也順便打聽到劉家的住處。

劉家大門口十分冷清,常光遠敲了敲門。劉家傭人劉柱開啟門,看見一騎一人站在門口,說道:“如果你是來找三少年比武,就不用進門了。他三天前帶著七夫人和孩子去了藏區。”

常光遠看他要關門,立即道:“我叫常光遠,是以前劉文蒙公子的朋友,今天過來是接夫人張佩倆和孩子回去的。”

“你就是常將軍?真是不巧,夫人和公子她們已經離開半個月了。她走前給您寫過信,您沒收到嗎?”

“他們去了哪裡?”

“聽二夫人說,是去關東什麼莊!”

“是不是聚賢莊?”

“對對,就是關東聚賢莊。現在只有二少爺在家,你先進屋歇著,我去外面叫二少爺回來!”

常光遠知道他口中的二少年是劉文蘇,他曾在京城見過一面。但現在張佩佩已帶著孩子離開,劉文蒙又去了藏區,留在劉家也自無益。因此,就謝絕劉柱,騎馬走了。

看自己孑然一身,頗有些眾叛親離之感,常光遠不禁有些懊悔。

劉文蒙帶著格桑母子,四月中旬到了昌都,看到他們,嘉措法王大感意外,但也特別高興。但最高興的莫數格桑,回到養育自己的土地,她有一種踏實的感覺,再加上諸多認識的兄弟姐妹,讓她在重逢中笑意盈盈。

劉文蒙與嘉措法王坐在密室談了很久。

嘉措法王向劉文蒙講了密宗目前所面臨的困局,主要來自內外兩個方面。

內部因素是密宗與其他藏傳佛教派系產生了利益衝突。

原本在藏傳佛教派系中,密宗是最弱小的一方勢力。但他東遷後,隨著與大明朝交好,不僅實力沒有被削弱,反而勢力不斷增長,被明朝封為法王。現在的昌都,在大明貿易支撐下,居然成為藏區中生活條件最好的地方。

如此以來,這就引起藏區其他區域派別的不滿和覬覦。他們先後召開了幾次大會,要調整各王藩屬區域。藏區佛教最高首領大喇嘛根據各王意見,把以前藏西北的朵甘思劃為贊善王駐地,把昌都劃給護教王駐地,而密宗法王嘉措的駐地,劃到了滇藏交界處西南沒有開發的地區。

而這片地區雖歷史上屬藏區管轄,但早在百年前就被西面的孔雀王國和南面的緬人滲透,建了大大小小近五十個甸司,近三十萬人。而當地的藏民只有不足六萬,被擠壓在北部一片極小的區域生活。

如果嘉措接受各派的意見,遷所屬人員來此,無異是為藏人收復故士。但如果嘉措仍留在昌都,這片區域現在已定為護教王屬地,他在這裡已沒有號令傳教的權利,只能隸屬護教王。所好藏區大喇嘛給了他充足的準備時間,不至於讓他及所屬一時無生存之地。

外部因素自然是他要遷地區各甸司的侵擾和反對。

大明設定的雲南行省,雖名義上管轄這片範圍,但由於交通不便,邊界劃分不清,至使許多地方被西邊孔雀王國和南面緬族侵吞,而且許多族群自立甸司,各自為政。雲南的沐王府雖征討了幾次,但軍隊來了,他們撤離山林,軍隊離開,他們又彙集起來。這讓沐王府也沒有辦法,只能在這裡找了個地方屯兵數千,世代鎮守,但此時已經多是老弱病殘。

由於嘉措法王性情溫和,對藏區新的劃分並無提出異議。他也願意為藏區開疆拓土,替大明鎮守邊關。只是,密宗所屬只有不到十萬人,如果翻越雪山,很容易遭到南部甸司依險拒入,因此考慮借道雲南,然後西進。

不過這樣路途遙遠不講,還有很多變數,只有藉助雲南鎮守的沐王兵威。

所以,嘉措給雲南沐王寫了信,正等音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家族修仙:從仙貓谷到九大神域

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