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這個時候,赫連鐸和李匡威的人馬也已經開始由北線對河東發起進攻。面對著從南、北、東北這三個方向上的敵人同時進攻,李克用毫不慌亂,當即命驍將李存孝率五千兵馬救援澤州,而自己則親提大軍,北上迎戰赫連鐸與李匡威。
李存孝原名安敬思,演義中都說他早年時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時被其遇到,將他收為第十三個養子,現在人們常說的十三太保,也就是由此而來的。等到李存孝長大後,此人果然善於騎射,驍勇冠絕,常為前鋒,未嘗挫敗,按照史書的形容來看,基本上只要是人,就肯定打不過他,絕對是毫無爭議的晚唐第一猛將。此君每次作戰,都身被重鎧,櫜弓坐槊,手裡獨舞一支大鐵楇,這還不算,他還要另帶兩匹戰馬,一旦所騎那匹累了,就翻身跳上另一匹馬,而且上下如飛,其驕健神勇,直追霸王。
這位猛將兄在民間傳說中非常有名,大致與隋唐演義的李元霸的地位相等,而《舊五代史》上則將他比做張遼、甘寧一類的猛將,但這個比法肯定是委屈李存孝了,因為不管是張遼還是甘寧,都很難說就肯定是三國的第一猛將,否則不提演義中的呂布,正史中的馬超等人也鐵定不服。而李存孝在殘唐五代中的排名,卻肯定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人家那就是天字頭一號,舍他不做第二人想。所以史上才有“王不過霸,將不過李”的說法。霸當然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而將指的就是晚唐戰神李存孝。
李存孝這次出兵,應該說運氣非常之好,他人還沒到澤州呢,就先立了一大功。說起來這件事還真得感謝朱汴帥,當時葛從周奉命援救潞州,然而他走得急,帶的人不夠多,一進潞州城就被康君立圍在城裡,守起來岌岌可危,想走吧,似乎也走不脫。遠在中原的朱溫掰掰指頭,進行了一下力量對比,也覺得潞州實在不那麼好守,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於是,朱汴帥就給張浚寫了封信,說他朱令公已經將潞州佔領了,聽說朝廷已經任命京兆尹孫揆為潞州節度使,那就請朝廷趕緊放人,讓他立刻赴任吧!
張浚這個人,最大的本事除了裝出一幅名士風度之外,剩下的就是吹牛,除此之外幹別的事情似乎就不大在行,所以一接到朱溫的信,也不問問潞州情況如何。他根本不知道潞州形勢嚴峻,還生怕朱溫賴著潞州不肯給,一看有這種送地盤的好事,還以為朱溫老兄被他崇高的人格力量給感召,變得大公無私起來了,不過他總算還知道擔心自己的人格力量不保險,所以馬上派出三千禁軍護送孫揆上任,由供奉官韓歸範送旌節至平陽。
孫揆此人,乃是儒生出身,又是朝廷大員,來潞州之前就是京兆尹兼招討副使,所以很講面子排場,當下一聽自己節帥到手,覺得天子旌旗不能不立起來,於是“建牙仗節,褒衣大蓋,擁眾而行,”帶著大隊的人馬,大搖大擺就去潞州上任了,悠閒得彷彿浩蕩出行。
當年八月,孫揆赴潞州上任的訊息被李存孝得到了,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必須得把這人給抓了。不過他再一想,覺得自己既然是天下第一號猛將,就憑孫揆屬下那幾塊料,連跟自己提鞋都不配,自然也就沒必要帶太多人,所以就只帶了三百騎兵埋伏在長子以西的山谷,敬候孫揆的光臨。
孫揆自然不知道此事,還以為自己是去平安接手澤潞,依舊是大搖大擺地往前趕路。結果剛到西谷,李存孝便率領三百騎兵殺了出來,這位老兄出兵攻戰,其結果當然沒有什麼懸念。李存孝這三百人輕而易舉得猶如喝了杯水一樣輕輕鬆鬆地把孫揆的三千禁軍打得一敗塗地,順帶擒獲了孫揆和頒賜節度使儀仗的宦官韓歸範以及牙兵五百餘人,又把剩餘的人馬一路追到刀黃嶺,一個不剩地全部斬殺,這才滿意而歸。
李存孝非常高興,下令給孫揆和韓歸範戴上刑具,用白色的布帶捆綁起來,押在潞州城下巡示,對朱溫的人說:“朝廷任命尚書孫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