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字)兼九府都督。”史匡翰為史建瑭之子,故此“王父諱敬思”,即史建瑭之父。“安慶九府都督”,應該就是沙陀三部落之一的安慶部落都督,因此,史敬思及其子史建瑭,亦均為沙陀三部落人。而史儼,從其姓氏及籍貫看,也很有可能與史敬思為同族。至於史敬鎔,從其姓名看,也很有可能是史敬思的同族,至於其佔籍太原,應該與康思立一樣,是後來之事。
另一五代大名人、後唐明宗李嗣源,一般都認為他是沙陀人,但在新、舊《五代史·唐明宗紀》中,或作“世本夷狄,無姓氏”;或作“代北人也,世事武皇,及其錫姓也,遂編於屬籍”。可見其族屬不是很明確,姑且將其列入沙陀人之列。李存孝(即安敬思)、康君立、安金全、安元信、康福、康思立、康延孝、安福遷,史籍或不曾明確記載其族屬,但從他們的姓氏及籍貫看,應該也都屬於代北胡人。比如康君立,史稱他“世為邊豪”,康君立也每每自稱“吾等雖權系部眾”、“我等邊人”等等,可見其出身應為胡人。又如安金全,新、舊《五代史·本傳》均作“代北人”,而在其子《安審琦傳》中,明確記載“其先沙陀部人也”。石敬瑭的族屬,後世學術界已多認為系昭武九姓石國人,則其父臬捩雞亦為昭武九姓胡人。
所謂“五部之眾”或“五部之人”,有時是指沙陀三部落和契苾、吐谷渾五部。史籍也多有將這五部相提並論的記載,如前引會昌二年,振武節度使劉沔“率吐渾、契苾、沙陀三部落等諸族萬人”討擊党項等等。但是在大多數場合,“五部之眾”或“五部之人”是一種泛稱,如在李克用殺害段文楚事件中,康君立謂李克用:“公家父子,素以威惠及五部”;天覆元年,李克用致朱全忠的信中,聲稱自己“勝則撫三晉之民,敗則徵五部之眾”;以及前引李友金在代州募兵3萬,“皆北邊五部之眾”等等,這裡的“五部”、“五部之眾”,就是對代北地區蕃胡部落的泛稱,所以李友金所募集的“北邊五部之眾”,《通鑑》之中則都稱作“北方雜胡”。“雜胡”亦即“雜虜”,胡三省對此解釋為:“謂退渾、回鶻、韃靼、奚、室韋之屬”。故可將代北地區沙陀三部落以外的蕃胡部落如“退渾、回鶻、韃靼、奚、室韋之屬”統統稱作五部之眾。
最後便是代北漢人。由於代北是蕃漢雜居的地區,而許多蕃族往往冠以漢姓,因此辨別其是蕃是漢,實屬不易。將史冊中未著明為蕃族和安姓、康姓以及存有疑問的白奉進以外的代北人均當作漢人看待,或許不至大錯。這樣的話,在李克用統治集團核心,代北漢人至少佔了三分之一以上。他們中既有李克用的義兒如李嗣本、李存進、李存璋,又有李克用最重要的謀士和腹心蓋寓,還有被視為李克用“左右手”之一的李承嗣以及李克用、李存勖的重要將領周德威,這一切說明了代北漢人在代北集團中的重要地位。
須知代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雜居區,“縱有編戶,亦染戎風”。所以沙陀人並不把代北漢人看作異己,而代北漢人也並不把沙陀人當作異類。於是在“英雄立功名富貴”利益的趨使下,代北的漢族豪強們也紛紛起來追隨李克用。在殺害段文楚、擁戴李克用事件中,除李盡忠、康君立、薛志勤等人外,程懷信、王行審、李存璋、蓋寓也是積極的參與者,從姓氏判斷,後者都應該是漢人。在此之後,他們除或在同唐朝廷的作戰中戰死(如程懷信)外,又繼續追隨李克用南下,鎮壓黃巢,進佔河東,成為李克用父子爭霸的一支重要力量。
代北人在李克用統治集團中的核心地位,不僅表現在他們的人數眾多,而且也表現在他們擔當的職務重要,如李克用時期作為最高軍事將領的蕃漢馬步都校(又稱蕃漢都指揮使、蕃漢馬步都知兵馬使),見於記載先後擔任此職的有四人,即李存信、李嗣昭、周德威、李克寧,其中有三人為代北人;牙軍中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