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簡易的鍊鋼方法,這就給了鑄造鐵器以沉重打擊。中國從青銅時代開始,就嚴重缺乏鍛造和熱處理經驗,無法像其他大文明一樣直接走表面滲碳制鋼的道路。而灌鋼法使中國人得以繞開這條艱難之路,按照後來宋朝時期的灌鋼法,鍛造鐵體鋼刃農用工具是比較容易的(相對錶面滲碳而言),從南北朝開始,鍛造鐵器開始逐漸排擠鑄造鐵器;第二、焊接技術也從此普及,這就為更加優質的兵器和農工具的出現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像早期百鍊鋼刀那樣雖然鋒利,但卻很“脆”的兵器從此不再出現,而區域性淬火的重要性也下降了(淬火對熟鐵影響不大)。所以在那本筆記之中,李曜的祖父數次強調,說綦毋懷文不愧為中國冶金史上的傑出人物。因為強調的次數比較多,李曜也就記得比較牢固。
據《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四《玉石部》引用的陶弘景的話說:“鋼鐵是雜煉生鍒作刀鐮者。”有這樣的觀點,說明南北朝時期的人們,或許就已經把灌鋼作為一種普遍運用的制鋼法了。至於它的發明時代,李曜的祖父估計是在東漢末年。
南北朝之後,灌鋼法得到不斷發展,逐漸成為這一時期乃至是此後整個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鍊鋼法,然而可悲的是,它也逐漸走向了它的反面,從幫助鍛造鐵器打敗鑄造鐵器,到阻礙鍛造技術在中國的發展。李曜的祖父在筆記中思考和論述過,灌鋼法發生這種轉變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筆記中談到,沈括的《夢溪筆談》是最早詳細介紹灌鋼法的古書,有關的卷三《辯證一》中說:“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偽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然而天下莫以為非者,蓋未識真鋼耳。”沈括雖然政治上有汙點,但科學上貢獻很大,這裡就比較清楚的說明了宋代灌鋼的一般工序。
雖然沈括記載的是宋代灌鋼技術,但據李曜所知,後世大部分的鐵坊也都是這麼做的,包括淘寶網上那些賣龍泉寶劍的鐵坊,這樣做的似乎也有不少。具體就是把熟鐵條捲成螺旋狀,然後把生鐵片塞入螺旋之間的空隙中。然後用泥封住爐灶,或者是封住鐵團本身,開始燃燒加溫,直到1200攝氏度以上,生鐵熔化,由於泥封,生鐵不會因氧化脫碳,而是變成鐵水流入熟鐵之間,然後冷卻取出鐵團鍛打,就宣告煉製成功。而代州李家的李記鐵坊所採用的辦法跟這個法子倒是略有不同,主要是在前面幾道工序有區別。李記鐵坊是將熟鐵鍛成細條,然後盤成一團(形狀大概類似蚊香),然後把生鐵片置於熟鐵“蚊香”之上,後面的工序則都一樣。
這兩種辦法聽起來都是不錯的辦法,技術簡單,成本低廉,而煉出來的是鋼。然而李曜很清楚,有兩個問題不能忽視:第一、鐵水本身,不是好的滲碳劑。除了中國的灌鋼和歐洲曾短暫嘗試的彌散法之外,古今都沒有采用生熟鐵雜合鍊鋼法的,尤其現代鍊鋼業無一採用這種方法,這就很能證明問題了。
鐵水是一種粘稠的液體,這種特性使碳分和其它雜質較多的留在它的內部(不要忘記灌鋼時鐵團已經被泥封起來了,氧化現象是比較少的)而較少擴散出去。通俗一點說,就是讓鐵水熔化滲入熟鐵,使它滲碳,這就好像把白糖灑在白飯上面,然後放入鍋裡蒸,卻指望它從內到外變得一樣甜那麼困難(相信這個生活經驗諸君都有)。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使碳分滲入熟鐵較淺部位,而冷卻後的鐵水,成為鋼中的高碳部分。也就是說,灌鋼的特點就是含碳量不均勻;第二,更簡單的問題在於地球重力。那鐵水熔化後,會向下流,冷卻後造成鋼坯下部含碳量較高而上部含碳量較低——好吧,其實仍是含碳量不均勻。
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有沒有?有。就是重複這一過程。早期灌鋼耗費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