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望風瓦解”。秦宗權於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黃巢攻蔡州時投降黃巢軍,黃巢軍敗後秦宗權勢力壯大,在光啟元年(公元885年)稱帝,其軍隊四處掠地,“關東郡邑,多被攻陷”。這種與唐廷及周邊藩鎮為敵的政治策略,是不利於這兩支軍事集團在唐末複雜的政治局勢下發展勢力的。
按照李曜的看法,自中唐以來藩鎮勢力較為強大,唐廷對於一些跋扈藩鎮一一如河朔三鎮一一也無有效地遏制手段,但是唐廷擁有調動藩鎮軍隊的權利,遇有反唐叛亂者,唐廷即調動諸鎮兵力討伐,儘管由於唐廷與藩鎮之間的矛盾,這種調動也未必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一旦唐廷與藩鎮間的矛盾緩和,唐廷詔令下達,諸藩聯合逃逆,反唐者便會陷入不利的境地。此外,如從道德倫理的角度來看,在封建正統觀念深入人心的時代,“忠君”、“禮分”等觀念影響極大。故黃巢、秦宗權這兩支軍事集團不忠於君主,便得不到社會的普遍認可,因此在政治聲望、人心向背等方面這兩支軍事集團都難以獲得社會絕大多數人的認可與支援。
唐末藩鎮與藩鎮之間存在矛盾,而這些矛盾可以使僭號稱帝、吞噬臨道以自肥者存在、壯大於一時,但卻不能有長久的發展。因為對於藩鎮來說,若尊奉僭號稱帝者便會受到唐廷所組織的諸道軍隊聯合討伐,未免會使自身實力受到損害,而如追隨唐廷討逆,則會受到嘉獎,因此藩鎮一般會追隨唐廷討逆。此外對於藩鎮來說,領土的穩固是第一要務,若有吞噬臨道者,藩鎮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維護也會出兵討伐。黃巢、秦宗權這兩支軍事集團既與唐廷為敵又侵擾藩鎮,唐廷為了維護其統治權必然會組織藩鎮將其剿滅,而藩鎮為了維護領土安全或獲得嘉獎也會響應唐廷的號召。因此,在唐廷、藩鎮調整好內部、外部矛盾後,唐廷一紙詔令,諸藩聯兵進討,黃巢、秦宗權勢力便會陷入被動局面,最終敗亡。
朱溫的政治策略與這兩支軍事集團不同。朱溫的策略,在李曜看來有兩部分,對唐廷的策略、對藩鎮的策略。
從朱溫對唐廷的策略來看,朱溫並非絕對忠順於唐廷,但至少自中和三年(公元883年)至天裕元年(公元904年)朱溫表請唐昭宗遷都洛陽(欲取唐而代之),這段時間裡朱溫在表面上是忠順於唐廷的。而“忠順”於唐廷則使朱溫獲得了極大的政治聲望。在平定黃巢、秦宗權勢力的過程中,朱溫率領的宣武軍始終與唐廷各路兵馬合作討敵,並且表現出色,不斷得到唐廷的嘉獎。從中和四年(公元884年)九月起,朱溫先後被封為沛郡侯、沛郡王、吳興郡王、兼領淮南節度使及東南面招討使、任蔡州四面行營都統、檢校侍中贈食邑三千戶、至龍紀元年(公元899年)平定秦宗權,被封為東平郡王加檢校太尉兼中書令,為其勢力的發展、壯大積攢了政治聲望,光化三年(公元900年)開始參與唐廷內部權力鬥爭,支援宰相崔胤,誅殺劉季述,第一次解救昭宗復辟,被封為東平王,天覆三年(公元903年)朱溫率軍圍鳳翔,解救昭宗,護駕返回長安,被任命為宣武等軍節度使、諸道兵馬副元帥,進爵為梁王,並加賜號“迴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至此朱溫的政治聲望己達到頂點。政治聲望的不斷提升,保障了朱溫的順利發展。朱溫率領宣武軍在協助唐廷討伐叛逆的過程中屢獲嘉獎,以功臣、良將的面目示人,即可藉此聲望使其勢力不斷擴張,避免了唐廷一紙詔令被諸藩圍剿的情況。
此外,這種政治聲望方面的優勢,便於朱溫吸納人才。如劉康乂本以農桑為業,郭言少以力稿養親,二人皆被黃巢軍所執後又追隨朱溫。這兩人均是普通本分的農民,因被黃巢軍虜獲被動加入“起義”的隊伍。此後二人入宣武反映了其對朱溫尊奉唐廷這一政治態度的認可。因在亂世中被反唐廷的起義軍裹挾為“盜”的農民,轉而投奔“忠順”唐廷的朱溫,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