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需、後勤之務,由此衙門統一打理。如此一來,好處明顯:一則是,此衙地位特殊,可上表天子,經臺閣而立,如此這般,則品銜便好安置;二則是,有此衙門專司後勤、軍械,則如劉仁恭之流,今後便被困鎖一臂,得兵卻未必得械,得械也未必得糧,如此即便各地節帥手握兵權,也難興大浪,請大王三思。”
李克用面色一喜,但卻忽然心中一動,暗道:“此計雖好,可如今能出任這新衙門首腦者,非正陽莫屬,然則正陽本身便是河中節帥,手握兵權,若然再將諸鎮軍需後勤全交他統一掌握,則日後各鎮勢必只能看他眼色行事,屆時,則我李克用被置何處?”
不過,李克用久居上位,縱然有時候有些大大咧咧,此時既然想明白這點,也不會立刻點穿,反倒笑得歡快起來,裝作毫不經意地問道:“正陽此計,大合我意,正是一箭雙鵰之妙策。不過這衙門若果然得立,我意也只有正陽可以擔當得了,不知正陽可願為我分憂?”
李克用說話間,心中已然在想:“若正陽說‘願為大王分憂’,我便只好不顧他的顏面,強行將軍械監收回了,至於這衙門……哼哼。”
誰知李曜聞得此言,卻反而面色一肅,果斷搖頭,拱手道:“大王此言差矣!大王,此衙門若然成立,其首長只能是大王您本人,兒與其餘河東任何一將,皆不可以替代,否則於我河東而言,這衙門就是禍不是福,兒乞大王慎重。”
李克用一怔,錯愕滿臉:“這……這是為何?”
李曜肅然坐好,沉聲正色道:“大王,此衙若然設立,當為諸鎮所忌,然則因掌事權,偏又為諸鎮所需,如此則地位特別,分量極重。若兒或我河東任何一人出任此衙主官,哪怕諸鎮節帥,亦只能唯唯以奉,倘若此人忠誠無二,或許暫無大事,但若此人稍有疏忽,或者心思不純,則河東必生大患!因此,兒以為無論何時,此衙主官,只能由大王身兼。其餘人等,或有天縱之才,縱或邀天之功,至多也只能偏居大王之副。”
李克用恍然大悟,他也忽然轉過彎來,暗道:“不錯,正陽這話才是妥當!如正陽方才所言,可見這衙門確有創立之必要,但這主官除了孤王本人,卻絕不能使其餘人染指,否則那人掌握這般大的權力,若是稍有不忠之心,暗中圖謀不軌,我如何得知?他又可以手中軍械糧草來要挾諸鎮,長此以往,諸鎮攝於其淫-威,便要視我為無物,一舉一動,只認此人了,那豈非大禍臨頭?難得正陽忠直,獻上此策之後,先說明其中關要,使我不誤。”
李克用這般一想,面色立刻和善起來,對李曜剛才的表現極為滿意,笑著讚道:“正陽果是吾家千里駒,此計甚妙!不過,這新衙門,卻喚作什麼名兒才好?”
李曜對名字不怎麼在乎,隨口道:“哦……喚作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監便是。”
“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監?”李克用唸了兩遍,搖頭道:“喚作‘監’,未免格局太小,不如喚作行臺,嗯……不,喚作大行臺!”他哈哈一笑,似乎很滿意,又唸了一遍:“河東四面總攬後勤諸事排程大行臺……不錯,不錯,便是這般了。”
李曜對行臺制度雖然瞭解不是很多,但他多少知道一些,這一制度起源較早,不必上溯太遠,只說隋唐。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於並、洛、益三州各置河北道、河南道、西南道行臺尚書省,隋文帝以其子楊廣、楊俊、楊秀各為行臺尚書令。後廢洛州行臺,又於襄州、壽春兩地設定山南道、淮南道行臺。這兩處“行臺”都因為討伐南陳而設定,統一以後就被廢除了。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後,“行臺”全部被廢除,而置並、揚、益、荊四大總管府,各統十餘州至數十州。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各總管府也被廢除。
唐初復置“大行臺”。“陝東道大行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