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一切還是這樣的結局嗎?

一個小小的神話傳說,折嗣倫隨口提起的一個小小故事,竟讓李曜忽然生出一股豪氣。

縱然帝制還遠遠沒有走到頭,可我既然穿越千年,來到這個盛唐餘暉將盡的世界,就不該全無建樹,庸碌一生。我也許無法給唐末的人民帶來真正的民主,無法改變歷史車輪滾去的方向,但我總要盡我所能,讓天下所有臣民,不再盲從甚或屈從於君王的意志!

唯民,不唯君!

他突然想到,“文死諫”遠比“武死戰”要難。

當一個將軍在烽煙中勇敢地一衝時,他揹負的代價就是一條命,以身報國,一死了之。敢將熱血灑疆場,博得烈士英雄名。而當一個文臣堅持說真話,為民請命時,他身上卻揹負著更沉重的東西。首先可能失寵,會丟掉前半生的政治積累,一世英名毀於一紙;其次,可能丟掉後半生的政治生命,許多未竟之業將成泡影;再次,可能丟掉性命。

然而更可悲的是,武死,死於戰場,死於敵人,舉國同悲同悼,受人尊敬;文死,死於不同意見,死於自己人,黑白不清,他將要忍受長期的屈辱、折磨,並且身後落上一個冤名。這就加倍地考驗一個人的忠誠。唯民不唯君,憂國不惜命。朗朗吐真言,蕩蕩無私心。唯民則忠,唯君則奸。“社稷為重君為輕”,真正的忠臣,並不是“忠君”,而是忠於國家、民族、人民。

他突然想到五代一位名人,那位歷四朝十君,拜相二十餘年的長樂老馮道。

在中國,無論古今,最容易捱罵的文人,是有變節行為的文人。在這方面,人們往往愛把文人和女人聯絡在一起。歐陽修編《資治通鑑》,曾大罵馮道為歷代奸佞之最,其中就舉了個貞婦的例子,於是王凝妻李氏名揚千古。後人在論馮道時,也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著名的花蕊夫人和李清照。李曜當年讀史讀到此處,頗覺好奇,便仔細查了查馮道究竟做了哪些傷天害理喪盡天良之事,居然能成為“奸佞之最”。

結果,勉強能算昧良心的事有兩件:

後唐明宗李嗣源死後,閔帝即位,潞王李從珂發動了一場兵變,皇帝逃跑了。做為百官領袖的馮道帶著人去迎潞王,急急切切地要寫勸進文書。就是說這位皇帝沒死,那位想做皇帝的人還沒來也沒表示要做皇帝,馮道就先想著“勸進”了。他的要求當時就被一位忠誠的盧導先生給正顏厲色地頂回去了,馮道“紅著臉”說了一句“事當務實”。結果,潞王假惺惺做了一些姿態之後,果然做了皇帝。

把幽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人的後晉兒皇帝石敬塘,非常信任馮道,臨死的時候,讓小兒子石重睿出來拜見馮老先生,還把孩子抱著放在馮道的懷中,大有劉備託孤給諸葛亮的意思。結果石敬塘死後,馮道認為天下太亂,國家應該立長君,就沒按石敬塘的意思來,自做主張地立了年長的石重貴。

從這兩件事能看出來,馮道對皇帝是很不夠意思的,至少可以說他不忠。但是這又能說明馮道頭腦清醒,知道大局,另外他還老實得可愛,有啥說啥,不做姿態。他勸潞王做皇帝,是覺得得潞王比閔帝強,而且以當時的情況,潞王不做皇帝已經不可能了;他廢幼立長,也是為了後晉天下的太平,如果立了小皇帝,馬上就會亂。所以李曜一直覺得馮道這兩件事也不能說是錯,他說的“事當務實”,這話確實是有道理的。

馮道面對複雜的政治情況“依違兩可”也是常有的,這不是因為他滑頭,而是的確不是那塊材料。他自己也清楚這一點,常說自己是個書生,不懂得軍國大事。石敬塘有一次問他“軍謀”之事,他說:“征伐大事,在聖心獨斷。臣書生,惟知謹守歷代成規而已。”石敬塘聽了很高興,認為馮道老實。當時還有很多人也清楚這一點,有人曾對石重貴說:“馮道承平之良相;今艱難之際,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仙歸來當奶爸

菸灰公子

穿成假千金她媽

多多鹿

陛下總想碰瓷我

見荷

訓衛手冊

梧桐難栽

諸天之從新做人

惠鵬鵬

當反派遇上反派[快穿]

清酒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