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護城河)。壕內無水,卻交錯埋插長短不一的竹刺。城門外的護城壕上架設轉關橋,這種橋只有一根梁,梁的兩端伸出支於壕沿的橫木,當敵人行至橋上時,拉動機關使橫木縮回,橋面便會翻轉,令敵墜入壕內。
在護城壕後,附加著一道木籬或夯土的矮牆,稱為“馮垣”,後面部署士兵,待敵軍進入護城壕範圍,配合城上守軍,以武器殺傷或柴草燻燒之。再向內,是寬2.5米的拒馬帶,主要用於阻礙敵軍雲梯接近,所用就是鹿角木和鐵蒺藜等。在守軍出入的地段,拒馬會淺埋成易於移動的狀態,並在城頂加以標誌。最後,在距牆2.5米以內,是5行高出地面0.5米的交錯尖木樁,兼有阻礙敵人攀城和刺死墜落之敵的功能。
接下去才是城牆,這是攻入城池的最後屏障。神木寨雖是小城,城牆卻很完備,高達五丈,也就是15米以上。
牆頂寬度足有7-10米,守軍可在上面自如的機動和戰鬥。延牆兩側有厚1米、高0.6-1.4米的女牆,其中外側女牆較高,開有外寬內窄的射擊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樓外,戰時還要延牆添置大量臨時樓臺。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1米的觀察樓。每隔180米,建一座突出外側城牆3米、用以消滅城下死角和夾擊城下敵軍的木樓。同樣,每隔180米,還豎有一堵3米高尖木樁連成的橫牆,平時開小門供穿行,敵軍登城後封閉作為路障。最後每隔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內側女牆4.6米的木樓,以備攻擊入城之敵。
牆根厚達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會下沉。每隔約200米,由內向外挖掘,接近外側5-6寸時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門,留作突擊殺出之用。暗門內側還備有帶風箱的窯灶、柴草和障礙車,以備敵軍發現,從中殺入時,加以煙燻和堵塞通道。
城樓之下,城門洞內外側都設城門,門洞中部還有轆轤升降的懸門。三道門都設有活動射孔。為了防禦火攻,除了在城樓中預備水罐水盆及長柄麻袋外,還用間隔16厘米、突出2-3厘米、交錯排列的圓頭木樁在門外側釘上厚泥。(無風注:這種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鐵皮包裹法淘汰,也許李曜會提前將其“發明”。)
與城外的步步設防相比,城內卻是一幅暢通景象。城樓兩側和城角的寬大登城道,連線著延牆鋪設的環城路。環城路與各要道相連,構成城內四通八達的網路。不過城內也並非長驅直入之地,必要時,環城路之後會修築一道稱為'傅堞'的夯土矮牆,牆前再挖一道深3.5米,寬3米的壕溝,內塞柴草。一旦敵軍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牆,並據牆與城牆友軍夾擊之於環城路上。
守城的密度是,正規兵每1.84米1人,徵集的百姓每2.3米1人。佔徵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擔任兵員,佔50%的成年女子負責工程作業和運輸戰材,剩下的老弱擔任後勤雜務。武器配發則按照,每50-90米設拋石車一座,每20米存放修補城牆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設定鍋灶、水甕及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連梃、斧、椎各1,及一些石塊和蒺藜等的原則。人員或武器不足時舉旗為號,蒼鷹表示需要敢死隊支援,雙兔表示需要大隊人馬支援,狗表示需要補充遠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補充格鬥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戰器材,白表示需要滾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標準裝備外,還有一些新式裝備。如懸脾、累答和火擂木。懸脾中藏有士兵,順著城牆吊放,從側面刺殺爬城敵軍。累答就是粗麻繩編成的軟幕,塗泥漿的懸掛在牆前充當廉價的盾牌,不塗泥漿的可以點燃後覆蓋城下敵軍。火擂木是在兩輪中間捆紮一束柴草,點燃後順城坡滾下砸燒敵軍。而隨著弩用於軍事,城頭也出現了其後很長一段時期絕跡了的床弩,及永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