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來清人嚴遂成以《三垂岡》為題,作詩歌頌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毛-澤-東年輕時讀過這首詩,幾十年後,儘管對作者嚴遂成的名字不復記憶,但詩的內容卻幾乎能一字不拉地背出來。

李存勖經歷的戰爭,值得在中國古代軍事史上書上一筆的,還有胡柳坡戰役。後梁貞明四年(918年),李存勖的軍隊駐紮在濮州胡柳坡。與梁軍相遇,在李存勖運籌帷幄的指揮下,最後以梁軍的失敗而告終。據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毛-澤-東讀了《舊王代史·唐書·莊宗紀》,作了三條批語,其中有一條是評胡柳坡這役的:“胡柳坡正面突破不成,乃從東向南打大迂迴,乘虛而入,卒以成功。”李存勖在胡柳坡戰役中的指揮是很高明的。

經過多年奮戰,後梁龍德三年(923年),李存勖稱帝,國號唐,史稱後唐,定都洛陽,並於當年滅掉了後梁。

然而,李存勖即位時,沒有作好治理天下的心理準備、思想準備、策略準備。他不懂得治亂異勢,戰爭年代的一套辦法未必適合和平時期,馬上可以得天下,馬上不能治天下的道理。他對儒家、法家的治國之道都不熟悉。少時讀過的《春秋》,也只是略通大意而已。身邊也沒有一個為其提供治國方略的文士。而且就是有這樣的謀士,他也是不會用的。他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不知治國為何事,完全是亂來。

李存勖曾說:“吾於十指上得天下。”把奪得天下看得很輕易,忘掉了當年的出生入死,百戰而滅後梁。即位後,喜歡四出巡遊,並喜於巡遊時參觀昔時跟梁軍交鋒的戰場,洋洋自得地對群臣講自己的功勞,作為一種樂趣。

他通曉音律,會演戲,常常自傅粉墨,與伶人(歌舞藝人)同臺演出。還給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李天下”。他因自己喜好演戲,而對伶人特別寵信,以致出現了伶人干政的古代少有的現象。有個叫景進的伶人,專門蒐集民間的鄙俗事情向他彙報,他也想知道外邊的事情,遂視景進為耳目。於是景進乘機大進讒言,連將相大臣都畏懼他幾分。

其實李存勖作為五代時的一位帝王,應當知道唐朝宦官禍害之烈。唐末宦官大批被殺,僥倖逃生的宦官多藏匿民間。李存勖登基後,失魂落魄的宦官又神氣起來。李存勖寵信宦官,一如唐朝中後期一些昏憒的帝王。他身邊的宦官多至近千人。他沿襲唐朝中後期的做法,用宦官監軍,牽制軍隊將帥。宦官們依仗皇帝撐腰,不把將帥們放在眼裡,“陵忽主帥,怙勢爭權,由是藩鎮皆憤怒”。

李存勖靠軍隊打天下,登基後,卻沒有處理好跟宿將及軍隊的關係。他“性剛好勝,不欲權在臣下”。常常聽信伶人和宦官的讒言,疏忌宿將,弄得宿將們人人自危。

譬如李嗣源,對他的父親和他兩代主上可謂忠心耿耿,但也遭到猜忌,最後被逼上梁山,被亂軍擁立為帝。正是李嗣源,後來取李存勖而代之,成為後唐的第二代皇帝(明宗)。

對待士兵,李存勖也很刻薄,士兵們為他東征西討,把他扶上皇位。誰知他當了皇帝,便忘了勞苦功高計程車兵們。士兵們連老婆孩子也養不活,怎能不怨恨他?

老百姓也恨透了李存勖,因為他重用專門刻剝百姓的孔謙,讓其負責賦稅徵收。此人用重斂急徵來滿足李存勖的貪慾,搞得民不聊生。朝廷遇有重大祭祀,往往宣佈大赦,免除百姓賦稅。凡大赦令所豁免的賦稅,孔謙重又徵收,於是大赦令成了一紙空文。“自是每有詔令,人皆不信,百姓悉怨。”這個朝廷已失信於民,百姓詛咒它,希望它早早滅亡。哪知道李存勖還認為孔謙理財有功,賞給他“豐財贍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仙歸來當奶爸

菸灰公子

穿成假千金她媽

多多鹿

陛下總想碰瓷我

見荷

訓衛手冊

梧桐難栽

諸天之從新做人

惠鵬鵬

當反派遇上反派[快穿]

清酒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