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2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實屬無奈。但如果太祖真有遺詔傳位德光的話,太后又何必逼迫人皇王假惺惺地讓位,費心導演這一出掩人耳目的鬧劇呢?

德光為太祖屬意說的證據之二,是《李胡傳》中阿保機對諸子的這樣一段評價:

太祖嘗觀諸子寢,李胡縮項臥內,曰:“是必在諸子下。”又嘗大寒,命三子採薪。太宗不擇而取,最先至;人皇王取其幹者束而歸,後至;李胡取少而棄多,既至,袖手而立。太祖曰:“長巧而次成,少不及矣。”而母篤愛李胡。

姚從吾據此以為巧不及成,說明阿保機屬意次子。但邱靖嘉對此作出過很有說服力的反駁。從文意看,我們並不能得出巧不及成的結論。太宗雖“先至”,但“不擇而取”,在太祖的心目中不見得勝過雖“後至”但辦事周全的人皇王。

太祖棄倍說的第三條證據與“天下兵馬大元帥”有關。據《太祖紀下》,天贊元年皇子德光出任此職。蔡美彪認為此乃皇儲專職。“天下兵馬大元帥”第一次出現在遼朝史料中即是此處,德光系其首任。無風認為,此職可能確為德光而設,但這並不能證明此職設立初即為皇儲尊號。蔡文所提出的支援該職為皇儲封號的證據都來自於德光之後,無風懷疑“天下兵馬大元帥”一職之所以變成皇位繼承人的專利,可能正是因為太宗是從這一位置登上寶座。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在德光任大元帥後,雖然太子倍一般不再統軍出征,但其在中央決策中的作用依舊。據《太祖紀下》,天贊三年,太祖在宣佈大舉西征之前,召集了契丹政權幾乎所有重要人物,釋出了一道詔書,特意提到“憲章斯在,胤嗣何憂?”這句話恐怕針對的就是太子倍的地位。很可能,當時確有反對耶律倍的聲音,但太祖親自現身說法,表達了對太子的支援。而且,在宣佈西征的同時,耶律倍受命監國,這更表明了太祖對其絕對信任。太子雖未參與西征,但他是平渤海一役的主要策劃者,並於天顯元年隨太祖出征渤海,攻下扶余城後,直趨渤海都城的策略也是他提出的。在圍攻忽漢城時,他更是直接領導了這次軍事行動。這說明在德光任大元帥後,太子仍然在遼權力中樞發揮著極為關鍵的作用。相反,我們還沒有發現太祖在位期間德光參與中央決策的記載。

德光為太祖所立說的第四條證據來自《太祖淳欽皇后述律氏傳》。文曰:“初,太祖嘗謂太宗必興我家,後欲令皇太子倍避之,太祖冊倍為東丹王。”所謂“太宗必興我家”,僅見於此,從上文分析來看,並非沒有可能為太后所捏造。比如,《李胡傳》謂“太后顧李胡曰:‘昔我與太祖愛汝異於諸子……’”而從上引太祖對諸子的評價可以看出,他並不喜歡李胡。因此,解讀這段史料的關鍵是澄清阿保機為何以耶律倍主東丹。

這似乎可以看做太子主東丹系避讓太宗說並不可靠。首先,假定太祖真地改變了對耶律倍的看法,準備讓德光繼位,他不會愚蠢到用封東丹的方式來處理失寵的太子。阿保機一生多次經歷諸弟之亂,他對皇室內亂的可能性肯定非常敏感,為了保證他親手建立的大契丹國不至於在其死後陷入內戰,他肯定會盡量做出安排,爭取消彌這種可能。他應該想象得到,如果德光繼位,曾被立為皇太子的耶律倍很有可能發動叛亂。在這樣的情況下將東丹交予他,無異於大大加強了他發動叛亂甚至成功顛覆德光政權的可能。而《義宗倍傳》載“太祖訃至,倍即日奔赴山陵”。也就是說,在太子得知太祖的死訊後,他並沒有在東丹集結軍事力量,帶重兵返回契丹腹地,而是匆匆忙忙趕了回去,身邊似乎並沒有多少軍隊。這說明耶律倍認為自己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如果太祖已經決定讓德光繼位,太子不可能在沒有什麼準備的情況下返回契丹故地。事實上,耶律倍為這一草率行為付出了慘重代價。德光繼位後,他一直不被允許返回東丹。而德光多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仙歸來當奶爸

菸灰公子

穿成假千金她媽

多多鹿

陛下總想碰瓷我

見荷

訓衛手冊

梧桐難栽

諸天之從新做人

惠鵬鵬

當反派遇上反派[快穿]

清酒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