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宗親自撰寫一部起居注。玄宗對此十分感激,“寶惜此書,令別起閣貯之”。但很可惜,此書毀於安史之亂,沒有能留存下來。如此堅實的兄弟情義在權力鬥爭面前是經得起考驗的,李憲將儲位讓出,也與長期經營的兄弟之情不無聯絡。

幼年母親的缺失,使得父親的角色在家庭生活中顯得更加重要。不論是先天遺傳也好,還是後天薰陶也罷,李憲與其父睿宗的性格十分相似。

唐睿宗李旦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性格獨特的皇帝。他的父親,母親,兄長,侄子,兒子都做過皇帝。甚至連嫂子,侄女,妹妹都有稱帝的野心。可以說他生在一個充滿慾望的家族中。睿宗“自則天初臨朝及革命之際,王室屢有變故,帝(睿宗)每恭儉退讓,竟免於禍”。為了保全自己他一生曾三度讓位。一讓母后,二讓兄長,三讓兒子。在紛繁的宮廷鬥爭中他的應對策略就是謙讓與沉默。

李憲很好的繼承了父親睿宗“讓”的個性。中宗即位後,封李憲為蔡王,遷宗正員外卿,加賜實封四百戶,通舊為七百戶,榮寵之至。但李憲卻“固辭不敢當大國,依舊為壽春郡王”。

李憲從父親李旦的一生中學得了“讓”字。推功尚善曰“讓”,德性寬柔曰“讓”。玄宗在李憲去世後追其諡號為“讓皇帝”李憲長子汝陽郡王李璡“又上表懇辭,盛陳先意,謙退不敢當帝號”。玄宗稱讚李璡有李憲的遺風。在李憲的身上,謙讓似乎已經深化為了一種傳承,就連他的兒子李璡也因此受到玄宗的褒獎。謙讓的本性使李憲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讓皇帝”。

李憲有著濃厚的藝術氣質,在繪畫,音樂方面頗有造詣。史書記載寧王李憲善畫馬,曾在長安興慶宮花萼相輝樓畫有《六馬滾麈圖》,玄宗最喜其中的“玉面花驄”,說是“無纖悉不備,風鬃霧髭,信偉如也。”李憲少年時期即才氣過人,成年後精通音樂,尤其對西域龜茲樂章具有獨到的見解。

眾所周知唐玄宗對中國古代音樂的發展貢獻巨大,尤其是宮廷樂舞的發展和梨園的創立。而這背後也離不開兄長李憲的鼎力支援。開元二年,玄宗隆基決定“置內教仿於蓬萊宮側,居新聲、散樂、倡優之伎”,並明確“命寧王主藩邸樂,以允太常”。

因埋葬李憲夫婦的惠陵遭盜掘,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於2000年3月對其進行搶救性發掘。李憲墓的發掘為研究唐代的社會歷史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李憲墓的文物很豐富,涉及的問題也很多,例如墓內發現的胡人、突厥人及西亞歐洲人形象;既有吐蕃的服飾,也有胡舞胡樂,更有西來的良馬。在墓室東壁繪有《觀賞樂舞圖》,這幅壁畫的上部為如意雲朵,下部分為三組,南部為坐於方氈上的六人樂隊,分為前後兩排,有打銅鈸者、吹笛者、打鼓者、吹笙者、撥琴者、彈琵琶者等。其中有男有女,有中原人也有胡人。墓室內的壁畫十分有特點:樂舞圖被繪製於墓室東壁最注目處,且其他三面壁畫中人物較少,以雲紋為主。主要表現了封建貴族的奢華生活與樂舞場面。也體現了墓主人李憲生前精通音律歌舞及其對音樂的喜愛。

在文化藝術領域多有建樹的帝王在中國歷史上很少享有美名。沉迷樂舞的陳叔寶,精通詩詞的李後主,擅長書畫的宋徽宗在政治方面都是一塌糊塗。文化藝術給人帶來的是感性思維,與政治上的理性思維不同。對文化藝術極其喜愛的他們對於政治的熱情不高,即使心懷天下,也只是空有熱情,缺少更為理性的東西,這樣的性格也不適宜做皇帝。

在考古發掘中,李憲墓壁畫內容裡融入諸多道家思想,如:導引亡靈的飛人圖案,震懾鬼魅的青龍、白虎形象,及標誌方位的朱雀玄武圖都是我國傳統道教在喪葬習俗上的體現。李唐開國,遠追道家的老子為祖先。雖然母親武則天崇佛,但唐睿宗李旦對道家思想卻是情有獨鍾。他本性尚道,為人處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狂仙歸來當奶爸

菸灰公子

穿成假千金她媽

多多鹿

陛下總想碰瓷我

見荷

訓衛手冊

梧桐難栽

諸天之從新做人

惠鵬鵬

當反派遇上反派[快穿]

清酒澗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