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182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反覆比較然後才能有初步的目標。
葉梅也惦記著下面的生意,點點頭拿著本子出去了。
她走後,餘思雅盯著報紙發了兩分鐘的呆,車隊出發已經有四五天了,也不知道路上順利於否,到了沒?哎,這個沒有手機,電話都是稀缺品的時代實在是太落後了,出個遠門,聯絡都不方便,這出了門的車隊就跟狂奔的野馬一樣,不回來那是一點訊息都不知道。
——
一千多公里的路程並不算遠,要是換了後世,各種基礎建設完善,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這點距離,只需要一兩天就能到達。
但這會兒沒有高速路,甚至連國道都很少,省與省之間的公路因為年久失修等原因不少破敗不堪了,就更別提一路上要走不少的鄉下泥土路。
好在運氣還不錯,車隊出發後,一直沒遇上雨天,但一路還是走走停停,因為沒有導航,怎麼走,全靠地圖指路,但地圖更新肯定沒那麼及時,更沒辦法準確預測前方的路況,所以時不時地遇上前方堵塞,橋斷了沒法走,又折回去重新找路的情況。中途還有兩輛車出了故障,不得不停下來修理,然後再繼續趕路。
如此種種原因,導致行車速度異常緩慢,四天才走了一千來公里。
到了第五天,行至目的地還有一百多公里的時候,前方突然來了一輛拖拉機,擋在了車隊前面,緊接著,兩個抱著照相機的男人從拖拉機車斗裡跳了下來,跑到打頭的車子前用力揮手。
潘永康盯著這些人看了幾秒說:“馮主席,這些人好像是來找咱們的?”
馮主席也看出來了:“難不成是軍區派來接咱們的?不應該啊,他們也沒穿軍裝,我下去看看怎麼回事?”
他推開車門,跳下車走過去,從口袋裡掏出煙盒,遞給兩個抱著照相機的男人:“兩位同志,你們好,你們這是?”
為首年紀稍大些的男人從口袋裡掏出自己的證件遞給馮主席:“你好,你就是清河鴨集團援軍隊伍的負責人吧?我是人民日報駐華南的記者岑子明,旁邊這位是我同事段坤林。我們從報紙上看到了你們運送援軍物資過來的訊息,已經在這裡等了你們兩天了,總算等到了你們!”
來頭這麼大,馮主席嚇了一跳,掃了眼證件確認無誤後還給了對方,然後跟對方握手,客客氣氣地說:“岑記者,段記者,你們好,我是辰山縣養殖聯合會主席兼清河鴨集團的黨支部副書記馮成,兩位同志辛苦了,讓你們久等了。”
“不辛苦,你們一路奔波最辛苦。”岑子明客套了一句,然後直接說明了來意,“馮主席,是這樣的,此地距部隊駐地還有兩百多公里,我們想跟隨你們的隊伍,隨車採訪,你看行不行?”
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會在這條去往軍區的必經之路守株待兔兩天之久的緣故。如果可以,岑子明甚至想提前跟車出發,從c市一直跟到軍區這裡,可以得到完整的新聞,可惜沒提前得到訊息。為了不錯過車隊,他們也不敢再往前走,只能在這條路上等著。
聽到這個訊息,馮主席樂得差點合不攏嘴。人民日報跟車採訪,這得是多長臉的事啊。當初省報、省電視臺、電臺的記者採訪報道,就讓他們紅雲公社、清河鴨揚名全省了,有了國家級媒體的採訪報道,那他們清河鴨豈不是要在全國出名了?
“我們這邊當然沒問題,只是這路不好走,我們車隊條件比較艱苦,會不會太委屈兩位記者同志了?”馮主席不好意思地說。
岑子明擺手,笑呵呵地說:“不委屈,工農一家,你們走了一千多公里都不辛苦,咱們跟車走個兩百公里算什麼?”
既然他們都這麼說了,馮主席立即回車安排,然後回來對岑子明兩人道:“你們倆分別坐到第二輛車和第三輛車的副駕駛座吧,岑記者,你看行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