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203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樣到時候上了電視或報紙圖片,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們清河鴨的衣服了,順便能為清河鴨服裝宣傳宣傳。
安排妥當,餘思雅和馮主席吃過早飯就去門口迎接客人。路明惠他們這些媒體人昨天就到了,今天要等的客人主要有兩位,梅書記和黎市長。
縣城近,梅書記來得比較早,不到九點就到了清河鴨養殖場。
餘思雅和馮主席趕緊上去迎接他:“梅書記,歡迎光臨,裡面請!”
梅書記擺手:“不用,黎市長還沒來吧,我在這裡等他。”
“這……市裡比較遠,黎市長恐怕還要等一會兒。”餘思雅委婉地勸道。從市裡到紅雲公社七八十公里,哪怕黎市長坐的是小汽車,速度比較快,路上也不會停,估計也得花兩三個小時,他們還有得等。
梅書記也知道這點,但他今天來就是跟餘思雅談工作,見黎市長的,進去坐著聽附近幾個聞風而動跑過來的公社書記拍馬屁有什麼意思。
“不用了,咱們隨便走,我看看你們公社的變化!”
他都這麼說了,餘思雅也不好拒絕,便對馮主席說:“麻煩馮主席在這邊接待客人,我陪梅書記在附近轉轉。”
馮主席樂呵呵地說:“好,這邊我看著就行。”
餘思雅便帶著梅書記和胡秘書出了門。
清河鴨養殖場旁邊就是農田,得益於養殖場的大量鴨糞做肥料,農田裡的玉米杆子長得格外粗壯,葉子綠油油的,一看就生長得很好。
梅書記一邊看一邊說:“你們公社今年的糧食又要豐收啊,這一路走過來,我看莊稼都長得很旺盛。”
餘思雅笑著說:“可不是,今年雨水好,又有咱們養殖場的肥料打底,社員的積極性還提了上去,只要下半年沒什麼大的自然災害,糧食產量肯定比去年還高。”
梅書記點頭,揹著手邊觀察邊說:“上個月,市裡組織了學習考察,我們也去看了其他縣的莊稼,普遍不如咱們縣長得好。”
餘思雅瞭然:“他們肥料不夠吧。”
糧食的豐收除了解放農村生產力,還跟種子技術、化肥的大量運用和農業技術的發展有關。
化肥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但我國目前工業不發達,化肥還沒法滿足全國農民的需求,目前種地大量使用的還是農家肥。辰山縣自去年起建了這麼多養殖場,每天產生的鴨糞就是個龐大的數字,這些鴨糞經過發酵腐熟製成了農家肥,大量運用在各公社的田裡,土地肥沃了,莊稼的長勢自然就好了。
其他縣可沒有他們這麼多的天然農家肥可以用。
梅書記點頭:“沒錯,去年光盯著將生產落實到各個大隊去了,沒怎麼關注肥料這一塊。沒想到,養殖場還是咱們辰山縣糧食增產的大功臣之一。”
學習考察回來後,梅書記意識到了各養殖場在辰山縣農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當月就開了會,不但鼓勵各養殖場加大養殖規模,而且也公佈了每年留30%的淨利潤給各公社建自己的廠子或是社員分紅,以提高各公社的積極性。
餘思雅也知道這點,笑道:“還得謝謝梅書記,自從你上個月開完了會後,咱們養殖場這邊購買小鴨子的數量劇增,孵化車間都忙不過來,李廠長又趕緊去購買了幾臺孵化器回來。”
“忙不過來是好事啊,就怕沒事幹。”梅書記感嘆了一句,留意到四周房子的變化,“才幾個月沒來,你們公社好像多了不少新房子。”
他斜前面就有兩棟新建的磚瓦房,黑瓦紅磚在一眾茅草屋中鶴立雞群。他上回來這一片都還是茅草屋呢。
餘思雅循著他的視線望過去:“是啊,估計是家裡有了點餘錢,想改善家裡的居住環境吧。”
梅書記忍不住感概:“似乎每次來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