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161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定決心。
餘思雅找施立平談完這件事後就不管了,只要施立平寫信去了解知青們回城的狀況就會清楚,留在蓬勃發展的紅雲公社並不是什麼壞事。
最近一兩年才回城的知青,大多是家裡有點關係,但關係又不是那麼給力的那種,所以會拖到現在才弄到工作崗位回城。他們回去後,絕大部分人從事的也是最普通的工作,很多都會像父輩那樣在流水線上當一輩子的工人,發展前途可以說是一眼能望到盡頭。
而且這已經算是好的了,很多明後年大規模返城的知青,連工作都沒有,那才更慘呢!有一部分人直接成了社會不穩定因素,成為被嚴打的物件。
城裡除了比他們紅雲公社更發達,生活更便捷以外,論前途這些去做了工人的知青未必比得上他們養殖場的職工。施立平但凡沒被回城這個執念衝暈頭就該知道怎麼選才是對他最有利的。
這也算是對施立平的一種考驗,如果這關他都通不過,那飼料廠交給他管理也不合適了。
——
安排好廠子裡的事,次日餘思雅就回城了。
一回省城,她沒有先回家,而是直接去報社找路明惠。
有一段時間沒見面了,路明惠看到餘思雅挺意外的,笑著調侃:“怎麼,又要給我送新聞?”
餘思雅含笑點頭:“還真被你說中了。路主編,我這裡有一條新聞,保準你感興趣。”
“哦,說來聽聽。”路明惠把水杯推到她面前,挑了挑眉。
餘思雅笑道:“我給你看一組資料。”
她從包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翻開,推到路明惠面前。
路明惠看了一下,上面謄抄的內容是“辰山縣1977年和1978年玉米產量資料表”,六十多個公社,去年今年的資料一目瞭然地羅列出來,最後一排弄了個總計。
路明惠掃了一圈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你們這資料差別未免太大了,今年整整比去年高了一倍還多,真的假的啊?”路明惠懷疑地看著餘思雅。
不是她不相信餘思雅,而是他們報社已經報道了多地糧食豐收的情況,最大增幅也沒超過40%,而且那個市去年還遭受了洪災,產量特別低,所以今年看起來漲幅特別高,但要是跟十年內的平均值比較,這個增幅會低很多。
餘思雅笑看著我路明惠說:“這還能有假啊?這種事情,你下鄉轉一圈就知道了,我沒必要拿這種隨便就能戳穿的謊言騙你。而且這比往年多出來的糧食,都被我們養殖場收購了,雖然還沒裝進咱們的倉庫,但定金都付了。我整整付了十幾萬的定金,你算算得多少糧食,那個本子我沒帶,但縣裡面有備份的資料,你可以去查。”
路明惠知道餘思雅並不是那種信口開河的人,見她說得這麼篤定,頓時信了幾分。
“你們縣裡怎麼弄的,今年糧食怎麼增產這麼多?”
餘思雅笑著將他們的策略講了出來:“……這樣一激勵,為了多掙點錢,農民都比以往積極多了,種莊稼也精細了許多,糧食的產量自然也就跟著上去了。不光是玉米,我們的水稻今年也明顯比去年產量高,具體高多少,現在還沒收完,資料沒統計出來,我也不好亂說,但肯定在50%以上。如果路主編有興趣,我可以跟縣裡通個氣,找個已經快收完水稻的大隊,你去對比一下去年和今年的產量,咱們就可以大膽做個預估了。”
路明惠沒有第一時間回答餘思雅。她還在思考這個事情的真實性和可行性。
餘思雅也不打擾她,端起杯子慢慢低喝水,等一杯水喝完,路明惠總算有了決斷。
“那我就信你,一會兒遞交申請,明天去你們縣採訪。”
餘思雅高興地說:“好,相信我,路主編,咱們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