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231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路明惠以犀利的語言,簡明扼要地先寫清楚了兩人的身份,然後再用極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描述了兩人是如何誤入“歧途”的。
全程,她沒有寫一句話為兩人洗白,甚至在結尾還擲地有聲地說:他們錯了!
然後整篇報道就這樣嘎然而止了。
餘思雅這個知情人讀完後,都有點懵,就更別提其他不知情的人了。
看完後,很多人的第一個反應是,這篇報道沒完吧,是不是版面不夠,挪騰到其他版去了,但翻來覆去地找了好幾遍也沒找到。這個報道就這麼奇怪的結束了。
這樣的結尾方式,更讓人戀戀不忘,總有種沒看完的感覺。而且大部分人都是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看了報道後,都很關心這兩個人的命運。
有些熱心的市民還寫信到報社,詢問兩人的情況,表示想幫幫他們。
當然也有不少無業青年寫信到報社,訴說心裡的苦悶,感謝省報能夠如實反映他們的生活等等。
這會兒沒網路,不然,餘思雅覺得這篇報道,肯定能衝上熱搜。
省報的這篇報道跟前幾天的那篇關於犯罪率上升的報道,相互呼應。如果說,看到前面報道的時候,大家是恨得牙癢癢的,看到最近這篇報道,許多人心裡都多了一些理解和同情。也有些有志之士寄信給報社,出謀劃策。
這些信件,路明惠全部都看了一遍,然後重新裝回信封,分門別類整理出來。直到許秘書打電話來,叫她和餘思雅去高市長辦公室時,她才將精挑細選的那一部分帶上。
——
兩人前後腳到高市長辦公室。
以前總是和藹可親的高市長難得地擺出一副嚴肅的表情,冷眼看著她們。他面前的桌子上擺放著最近幾天的省報,旁邊還放著幾封拆開的信。
“你們倆可真能折騰,看看!”高市長努了努下巴,朝放在左手邊的幾封信點了點。
餘思雅彎腰將信拿了起來,分了一半給路明惠,然後抽出信紙檢視了起來。這封信非常大膽,直呼各單位增加招工名額,信的落款是個陌生的名字。第二封信則是向市裡求助的,說是遇到了跟胡祥和宋敏麗一樣的問題,希望市裡能給他們安排一個工作,臨時工都行。
“看到了吧,都是來要工作的,你們給我變出工作來啊!”高市長直搖頭,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餘思雅瞧出來了,高市長今天雖然確實挺生氣的樣子,但不是生她們的氣,更多的是一種對現實無能無力的難受。
餘思雅心裡有些酸楚。但這就是現實,他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現實和困境,逃避沒有用,只有迎難而上,撐著度過這段苦難的時期。
“高市長,路主編這裡更多呢。”餘思雅餘思雅拿過路明惠帶來的包,將裡面的信件都拿了出來,整齊地放在桌子上,堆了巴掌那麼高,“這些僅僅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還有許多堆在報社。請高市長你過目。”
高市長嘆了口氣,手指動了動,從中抽了一封信,快速地拿出信紙展開,紙上的每個字都如有千鈞重。
只有兩頁信紙,高市長卻足足看了十分鐘。他放下這封信又隨意拿了一封開啟,這封還是傾訴生活苦悶的信,寫信的年輕人向省報表示了感謝,然後表達了他們看不到希望的茫然感和無措感。回城的興奮之後,取而代之的是不知所措。
他們在這個生他們,養育他們的城市中竟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人,沒有著落,沒有依靠。回城的生活,遠不如他們所想象的那麼美好和光明。
將第二封信放下,高市長指了指椅子:“坐啊,你們倆站著幹什麼?”
餘思雅和路明惠這才坐下。
“說吧,你們還有什麼想法?這篇報道不會寫到這裡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