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211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梅書記聽到這話,不但沒放心,相反更擔心了:“小余同志,你,你怎麼想的,能說說嗎?”
餘思雅笑了下:“梅書記,實不相瞞,這是一件對咱們縣,對市裡來說都是極好的事。又有你出面,我本以為這是一件十拿九穩的事,沒想到最後會在自己人身上栽跟頭。”
她能理解市裡的擔憂,市裡沒什麼產業,眼看清河鴨飼料廠已經入了農業廳的眼,一旦被農業廳正式認可,推廣開來,絕對是一家潛力股。發展速度會迅速超過食品加工廠和服裝廠。
市裡擔心這麼個金雞又被省城撬了牆角也是正常的,畢竟省城有許多市裡沒法比的條件。而且餘思雅跟高市長的關係又很好,還在省城唸書,關係人脈、還有熟悉度,省城對餘思雅來說都遠遠超過豐寧市。
她哪天心血來潮,將分廠開到省城也不是不可能的。哪個地方願意這麼個金娃娃就這麼溜了嘛!
理解歸理解,但餘思雅還是生氣,她不喜歡被人威脅講條件。剛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她有一瞬間的衝動,乾脆將廠子開到省城算了,他們不是怕她把廠子搬到省城嗎?那她就搬嘛!
但冷靜下來,餘思雅也知道作為一名管理者,不能意氣用事。真要搬,廠房白建了,機器、原材料這些運費可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而且以後再要在鄉下購買糧食也會多花數倍的運費,還有幾百個本地的工人怎麼安置?怎麼算都不划算。
聽餘思雅這麼說,梅書記慚愧得很:“小余同志,是我沒把事情辦好,這麼點事都沒為咱們縣的單位爭取到。”
“梅書記說的什麼話,你已經儘量了。這件事咱們不提了,再另外想辦法就是,總能解決的。”餘思雅反過來安慰梅書記。
梅書記也不是那種因為這麼點小打擊就精神不振的人。他很快恢復過來說道:“對,現在得想辦法解決,小余同志,你有什麼法子,需要找高市長嗎?”
餘思雅沉默了一會兒說:“咱們老去麻煩高市長也不好,容我再想想其他辦法吧。”
這兩年糧食雖然沒那麼緊張了,可到底還是沒放開。清河鴨要的數量不少,總找高市長怎麼回事?他們飼料廠可不屬於省城下面的單位,省城的糧食局沒義務給他們劃撥糧食。
梅書記聽這話就明白了餘思雅的顧慮:“要不再向各公社徵收徵收?這兩三年風調雨順,農民家裡多少有些存糧。”
“暫時不用了,梅書記,咱們縣這麼多養殖場,今年又增加了養殖數量,各公社恐怕也沒多少糧食。”餘思雅考慮了一會兒說,“梅書記,你覺得咱們附近幾個縣怎麼樣?他們有存糧嗎?”
梅書記沒料到她會把主意打到相鄰的幾個縣,想了想說:“應該有的,他們沒什麼養殖業,對粗糧的消耗不多。只是,咱們這跨縣去買糧,人家能答應嗎?”
餘思雅早想好了:“光買糧食肯定不行,不過如果咱們邀請他們也建清河鴨養殖基地呢?”
雖然今年辰山縣各養殖基地增加了飼養量,但對清河鴨的擴張來說,還是不大夠,尤其是餘思雅將目標對準了供銷社,這可是個廣闊的市場。僅憑辰山縣的養殖規模肯定跟不上,鴨子飼養又有個週期,產量不是說能跟上,馬上就跟上去的,必須得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梅書記吃了一驚:“小余同志,我聽馮主席說,今年咱們辰山縣的鴨子養殖規模比去年翻了一倍,這麼多鴨子還不夠嗎?”
餘思雅笑著說:“梅書記,不夠呢,這麼大個市場,光咱們縣肯定不行,現在生產多少就能賣多少,下一步市場擴大了,肯定有很大的缺口。咱們消化不了,不如帶動附近幾個縣一起搞,一起發展吧。”
梅書記聽到這裡心潮澎湃,先前的鬱悶一掃而空:“好,我這就收集幾個縣的資料,打聽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