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似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七零年代女廠長 第51節,七零年代女廠長,紅葉似火,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雅他們要修的這段路寬四米,長約八千米,算下來需要一百噸出頭的瀝青。目前瀝青的價格好幾十塊一噸,總計光買瀝青就得花差不多一萬塊。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好在是兩個公社分攤。餘思雅早有心理準備,拿到資料後,她把電話打給了錢書記說明了情況。

錢書記一聽他們公社光買瀝青就得花四千來塊錢,臉立馬皺成了苦瓜狀:“餘主任,就不能少用一點嗎?這也太貴了。”

餘思雅無奈地說:“錢書記,我們那段路比你們還長几百米,要比你們還多花一千多塊,你當我願意多花錢啊?現在這個標準已經是降過的了,再少就粘不住石子了。你也不希望咱們花大價錢,費大力氣修出來的路用個幾年就壞了吧?”

錢書記無言以對,嘆了口氣:“好吧,我聽你的。”

修這條路真是把他們公社都老本都要掏光了,養殖場好不容易賺的這點錢全撒進去了,搞不好還要欠一筆債。

光修這麼段路就這樣費錢了,餘思雅又是搞通電,又是修路拉電話的,她就不心疼嗎?

餘思雅可不管錢書記怎麼想,只要他答應好好修路就行,哪怕錢書記錢不夠先賒著,後續從賣鴨子的款項中扣都行。這條路對他們養殖場的發展太重要了。

搞定了瀝青的事,餘思雅交了定金,讓瀝青廠這邊直接送到紅雲公社和東風公社,她沒回去,還滯留在省城,因為她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這段時間,餘思雅白天忙工作,晚上就在燈下寫稿子。她連續寫了三篇稿子,一篇從美事的角度出發《細數我吃過的“清河鴨”》,用一個普通吃貨市民的身份,詳細描述了他是如何在第二百貨公司無意中看到清河鴨,看到那麼貴,抱著試試的心態買了一袋回去嚐嚐然後被打臉,從此戀上清河鴨,一發不可收拾將所有的產品都買回去的心理路程。

這篇文章詼諧有趣,用自嘲的口吻寫的,署名,餘思雅起了個筆名,免得被人發現她自吹自擂。

然後第二篇是以新聞投稿的方式寫的《全國第一條由公社自費籌建的瀝青路》,這篇稿子就嚴肅多了,也沒什麼花哨,就是刻板的陳述事實。但光這個標題應該就能引起新聞人的注意。

第三篇文章則是《我省第一個即將全公社通電的偏遠農村》,這篇比上一邊相對沒那麼官方,不過羅列了許多資料,重點訴說了辰山縣這個偏遠鄉村沒有財政支援,全靠本地企業和社員自發組織籌款通電多麼的不容易,通上電後能給村民帶來多大的便利和實惠等等。

這三篇稿子餘思雅沒想過全部刊登,但只要有一篇能登上報,那就能引來新聞記者的採訪,將他們這個寶藏公社給挖掘出來,呈現在世人面前。

但現在的報紙版面就那麼多,還有固定的要報告全省全國重大會議,節慶日,大單位企事業單位的報道,文藝匯演,先進人物等等,能不能輪到她這三篇稿子,餘思雅不敢保證。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她決定留在省城活動活動。這個時候就凸顯人脈的重要性了,餘思雅不認識省城報社、電視臺的任何工作人員,只能另想辦法。

餘思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孟蘭兩口子,這兩人都算是中高階幹部,尤其是孟蘭,作為第二百貨公司的經理,她接觸的人應該相當的多,說不定就認識省城日報的記者,編輯之類的。即便她不認識,拐個彎應該也能搭上線。

可這個事不能明明白白地直說。餘思雅拎上準備好的土特產,又到田家做客,為了能碰上孟蘭,她特意挑了下午四五點的時間上門。

還是田老太太給她開的門。

“哎呀,思雅你來啦,快進去,來就來,拎這麼多東西幹嘛,真是把晨晨他們給寵壞了。晨晨,小麗,你們看誰來了?”

兩個孩子聽到聲音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親親她的小月牙

草木疏

戲精人設她不能塌

三個核桃四個棗

反派竟是他的惡念[穿書]

式微不思歸

至尊魔主

酒後隨筆

這昏君的黑月光我當定了(GL)

遊鯤

愛禍

福祿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