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翰林清貴(上),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翰林”一詞,始見於漢。漢時楊子云《長楊賦》中道:“聊因筆墨之成文章,故籍翰林以為主人。”本意為文學之林,即文翰薈萃之地。到了唐代,“翰林”正式成為官署名。自唐以降,歷朝皆設翰林院。早期的翰林院是“為天下藝能技術見詔者之所處也”,乃網羅天下各式英才供皇帝之需,後逐漸成為參政、修史的樞要機構。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很早便設定翰林院,其功能定位為輔政智囊團。但是當時由於丞相的存在,翰林院實際只是個空架子,因此朱元璋在廢中書省與丞相之後提高了翰林院的地位。自此,翰林院的功能定位發生了些許改變:首先,接手丞相的行政工作,分擔皇帝的工作壓力;其次,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供皇帝驅使,加強了皇權;再次,作為官方編史、修史機構,掌握全國輿論的重要話語權。

而從選舉設官等方面看,大明的翰林院制度較唐、宋、元等朝更為完善,可以說是集歷代之成。大明翰林官的選拔與科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絡,尤其庶吉士制度的創立,保證了翰林官的素質。在明初,由於翰林官主要透過舉薦和徵召的途徑選任,因而素質不一,甚至魚龍混雜。洪武十八年,庶吉士制度正式設立,使翰林院制度與科舉制度形成了緊密的聯絡,最終形成了“非進士不入翰林”的局面。

庶吉士制度又稱館選制度,簡單來說就是朝廷透過科舉考試選取優秀人才成為庶吉士,並對其進行專門培養。也就是說,被選為庶吉士就意味著取得了成為翰林官的預備資格,再經過三年“以朝臣為師、以經史詩賦為課”的學習培養後,便可參加“散館”考試,成績優秀者即被授予翰林官之職。

有明一朝,先透過科舉考試成為庶吉士,再透過學習、考察成為翰林官,這是人才進入翰林院的唯一途徑,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是入閣為輔臣的重要途徑。

然而,這一使翰林們引以為傲的制度似乎遭遇到了一點小小的挑戰——有一人年僅八歲、黃口小兒,身無功名、妄稱儒童,竟然堂而皇之的成了翰林之官。

昨日訊息傳來,翰林院頗受震動,繼而議論紛紛,導致幾位出身翰林的講官回到院中,幾乎被人當做內奸給罵死。

除了同知經筵事的申時行本官是禮部右侍郎、講官顧養謙本官是工部郎中之外,剩下的陳經邦、沈鯉、許國、張位、陳於陛五人,因為本官就在翰林院,實在避無可避,被一眾翰林官堵門“拜訪”。

幾位翰林出身的講官們再三解釋說高務實那個官兒只是在翰林院掛名,實際上即非常設,也無品級,勸大家不要過於激動。又紛紛拿高務實那《龍文鞭影》來說事,力證自己幾人絕非毫無風骨地附和皇帝,確實是因為高務實“其年齒雖幼,才堪一用”。好說歹說,總算保住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為何區區一個太子伴讀、假侍讀學士,竟然會惹得這些清貴文臣們如此激憤?其實說到底,根源還是翰林官的定位問題:清貴!

明初,仿元制,翰林院被稱為翰林國史院,秩正三品。雖然後來經過改制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基本格局大致相似,其正官,包括學士一人,正五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各二人,從五品。其屬官,包括侍讀、侍講各二人,正六品。其史官,包括修撰,從六品;編修,正七品;檢討,從七品。另外便是庶吉士,沒有品級,也沒有定員。

大明的翰林院品級的確不高,低於前代翰林院或者同類機構,但是由於其靠近權力中心,是專屬於皇帝的重要的中央秘書機構,直接為皇帝提供服務,因而備受皇帝重視。其與內閣之間,是非常有聯絡的。

以上這些,可以說是“貴”。那還有“清”呢?

翰林院直接受命於皇帝,承擔備皇帝諮詢、修書撰史、起草詔書、為皇室成員侍讀、擔任科舉考官等職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