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俺答求封(五),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明和蒙古打了兩百年了,累積的仇恨到底有多少,已經根本無法計算,可能在大多數明人心目中,蒙古就是宿敵、就是死敵,其仇恨之深,不打到蒙古人亡國滅種就不算完——哪怕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身處內地,一輩子根本沒見過半個蒙古人。

這是長達兩百年敵對所造成的思維慣性。

但其實在真正跟蒙古人接壤的邊地,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邊軍,對於無休無止的戰爭都已經厭倦得不行,要不是慣性使然,除非是跟蒙古真有殺親血仇的那種,否則根本沒幾個人打心眼裡樂意一直打下去。

無非是朝廷一直堅持要打,而蒙古人也不老實,總是三不五時的跑來劫掠,他們不得已只能反擊罷了。

這是高務實近來在大同和德勝堡從尋常人處瞭解到的實情。

對於高務實這個殘存了前世太多記憶的人而言,戰或者和,都不是問題,問題只在於哪個更有利。

戰,可以使薊遼、宣府、大同一直到陝西三邊等數千裡邊境線上的邊軍持續處在警戒狀態,從而維持較好的戰爭素養。萬一國家其他地區有警,無論是野豬皮崛起或是出現流寇,這大批邊軍都隨時可以調動出征,且戰鬥力較有保證。

和,可以使國家財政得到緩解,有利於保障各項改革的順利推進;也可以使邊境諸省免於戰亂,恢復生機並取得發展。

按照高務實的看法,戰則好比治標,和則好比治本。一個是哪裡出事治哪裡,一個是夯實身體基礎,不使疾病發生。

這個選擇對於高務實而言並不困難,就彷彿扁鵲三兄弟的故事一般。

據《鶡冠子·世賢第十六》記載:魏文侯求教於扁鵲,詢問他家兄弟三人中誰的醫術最好。扁鵲如實回答,說在他兄弟三人中,大哥的醫術最好,二哥的醫術次之,他的醫術最差。

魏文侯大惑不解,問為什麼你自認為醫術最差,而名聲卻聞於天下,而你的兩位兄長,卻默默無聞呢?

扁鵲回答道:“我大哥治病,在病情尚未發作前就施法將病根予以了剷除,其醫術高超但外人不知道,只有家人知道,所以沒有名氣;我二哥治病,是在疾病初起,症狀表淺時施治,雖藥到病除,但鄉里人認為他只是會治小病的醫生,故名聲不大;而我治病,都是在病人病情危重、痛苦萬分之時予以施治,分別應用針灸、藥物內服外敷,甚至動用手術,均能夠使病情轉危為安,逐漸痊癒,因此大家都認為我的醫術神奇,所以能名聞天下。”

中醫幾千年來一直堅持“治未病”的思想,認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可能便是從此處而來。

始終保持一支有戰鬥經驗的邊軍,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和強化政權內部統治,使百姓富足、財政健康相比,其實就不那麼重要,至少不那麼關鍵了。

尤其是,眼下畢竟還只是隆慶朝,沒有到崇禎末年,流寇沒有打進北京城,野豬皮更是隻能在大明的統治下乖乖“為國戍邊”。

但這個道理,高務實如果去和黃孟宇講,那是毫無意義的。對於黃孟宇這個水平、這個身份的人來說,只有皇帝的態度才是至關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

因為他只是皇帝家奴。

所以高務實便笑了起來,略帶一絲神秘地道:“先帝的確說過‘復言開馬市者論死’,但先帝之時,與當今之世大有不同,不可一概而論。”

黃孟宇怔了一怔,露出賠笑的表情,卻遲疑著問:“這個……俺老黃沒啥見識,還請高侍讀明示則個。”

高務實一臉無奈,道:“先帝時,北虜勢強,我朝又逢倭寇肆掠,難以集中力量與北虜相爭,如此若對北虜稍稍露怯,則北虜勢必不肯滿足於通貢互市,只怕一個不好便只能簽訂城下之盟。黃鎮守,你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