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輕車簡從(下),大明元輔,雲無風,全免費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界迎,這是個官場上歷久彌新的傳統,它不是任何規矩,但卻在兩千多年的“官史”之中默默地堅持流傳,直到後世高務實穿越來大明之時也仍然大有市場。

所謂界迎,就是當地官員領著自己的下屬前往自己轄區的邊界去迎接。

至於迎接誰,這個不好說,一般來講肯定是迎接上官。並且,界迎是迎接上官的最高規格。同時毫無疑問的是,如果迎接御駕,必然需要界迎。

高侍讀的大駕當然遠不如御駕尊貴,這中間差了何啻十萬八千里?然而但對於梁縣尊來說卻未必,對他而言,高侍讀的大駕沒準真比御駕還更重要。

別說在大明朝當地方官基本沒有見著御駕的可能,就算退一萬步講,真能接待御駕,可皇帝陛下也不會留意他區區一個小縣令,不可能天降鴻運給他梁縣尊,讓他平步青雲,升官右遷。

而高侍讀的大駕就不同了,梁縣尊覺得,如果能讓高侍讀滿意,將來他回京之後,只要隨意在高閣老面前誇自己幾句,那自己的考評可不就一定是個“優”?

要知道,高閣老可是兼著吏部尚書的,這天下銓務,盡在他手!對於一個區區七品縣令來說,他讓你升,你就必然會升;他讓你降,你就一定會降啊……這誰敢得罪?反正樑縣令不敢。

在中國古代的官場中,很早便有所謂三省六部,其中“三省”廢置不一,但六部卻一直穩定地保持至今,而六部之中最為特殊的,就是吏部。

按照大明此時的規矩,京官見到自己的上級是不用下跪請安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內閣大學士或者吏部尚書,則必須下跪請安。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何見到其他尚書不用下跪,而遇到吏部尚書就得下跪了呢?吏部尚書憑什麼就能特殊得跟“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的內閣大學士一樣了呢?

無他,權力也。

因為吏部,它決定著大多數官員的前途。

本書前文有述,自從內閣制度形成以後,內閣開始逐步侵蝕原來屬於六部的權力(無風注:這裡是指朱元璋廢相之後、經過加強的六部權力),到了嘉靖朝,尤其是嚴嵩掌權以後至今,首輔的權威更是如日中天,除了沒有“開府”,幾乎與丞相無二。當然李春芳可能算是個例外……

這種侵蝕有多嚴重呢?比如說兵部,如果沒有內閣的同意,堂堂兵部尚書甚至都無法調兵——倘若一位邊軍將領接到兵部調兵令,他不會立刻執行,而是首先會問:可有內閣行文?

如果沒有,那可真真抱歉,“恕本將不敢奉調。”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除了吏部以外,其餘的五部尚書在權力上都已經大大縮小。有明一朝,有的吏部尚書甚至不願意入閣。因為自己入閣,如果排名靠後,那可能就是明升暗降,實際權力還不如吏部尚書。

京官們每天面對各種大佬,對高階官員並不稀罕,但如果說是吏部尚書,京官們則稱其為天官老爺。這是其他尚書遠遠達不到的,哪怕從名義上說,禮部才是第一,但從實際權力說,禮部連戶部都不如。

禮部尚書唯一的優勢在於入閣相對比較容易,很多閣老在入閣之前,都會先掛名一下禮部尚書,然後舉行廷推,順勢入閣——比如高拱當年也是這樣。

吏部何以如此權勢熏天?因為它最主要的職能就是考核審定和任免各級官員。

按照朝廷的規矩,四品以下的官員任免,由吏部自行決定。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需要內閣與吏部商議——注意,是與吏部商議,吏部仍然有很大的發言權。

一般來說,四品以上的官員屬於中高階官員。按照大明的官制,地方主官只有兵備道和位置重要的知府屬於四品官。也就是說,那些知縣、知州等官員,在吏部那裡僅僅是一個數字。如果有官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之再續大漢三千年

執筆墨畫你傾城

大明元輔

雲無風

從海賊開始吃軟飯

落雨飛花